这两天有个中央文件很火,内容是引导资金、技术、劳动密集型产业从东部向中西部、从中心城市向腹地有序转移。
有很多人不太看好,说是炒作,现在是市场经济,资本的流动不会变,企业会用脚投票,去中西部有配套吗?有产业链吗?其实,新闻真的要连着看,不然只能看到片面的内容。
2020 年 4 月,在中央财经委举行的第 7 次会议上;2022 年 1 月,在《国务院关于支持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的意见》文件上;在 2024 年 7 月发布的三中全会《决定》里面,都出现了 ” 产业备份 ” 这个词,要建设国家战略腹地和关键产业备份。向中西部产业大转移,目的就是为了建设产业备份。
为什么国家在这个时候要提产业备份呢?有人说这是国运之战,我觉得没说错。其实,国家在下一盘大棋,很多人没看懂。
中央最新发布的这份文件,要分两部分来看,劳动密集型产业应该是真的从东部向中西部转移,而技术型产业则是要建立产业备份。
先说劳动密集型产业,在这份文件中重点强调了就业,关于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意见,提升区域协调发展就业承载力。
为什么就业是优先战略?因为就业稳了,大家的收入就稳了,消费才能起来,经济才能发展,可以说是环环相扣。但我们现在的就业是什么情况?年轻人失业率都超过了 20%,年轻人没工作,或者工作不稳定,不愿意结婚生子,不愿意买房,消费怎么起得来。
工作去哪里了?当然是被人抢了。提供就业岗位最多的就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可是这几年全球产业大转移,欧美日韩将产业转移到东南亚,印度,甚至是墨西哥。
产业转移除了政治原因,还有就是成本因素。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省份,但随着东部经济的崛起,各种成本都上来了。
与之相比,越南、印度这些地区,劳动力丰富,人工成本低,还有各种税收优惠等等。说到这里,有人可能会说我们中西部劳动力也很丰富,人工成本也很低,很多小县城一个月也就三四千块钱,不比越南、印度高。
确实是这样,但别忘了还有一个大成本,那就是物流成本,像越南、印度都靠海,就像我国东部一样,物流成本会低很多。
但是,我说国家在下一盘大棋,这里就是重点了。中西部的物流成本,我们也在想办法解决了。在高速公路和高铁之后,我国又开始疯狂挖运河了。
根据交通运输部的《内河航运发展纲要》:到 2035 年,中国内河千吨级航道里程达到 2.5 万公里。铁路货运载重量只有 3500 吨左右,但水运的载重量却可以超过万吨,甚至是几万吨。成本也更低,水运成本是铁路运输成本的 1/2,公路运输成本的 1/5,航空运输成本的 1/20。
安徽投资 900 多亿的江淮运河,已经在去年试通航。据测算,江淮运河通航后,可降低沿线工业企业物流成本 5% 至 10%,企业利润可提高 1.6 个百分点。
砸下 700 多亿的广西平陆运河已经在 2022 年开工,预计 2026 年底完工。另外,河南有 47 个内河水运项目,部分已经开工。湖北计划建设荆汉运河,湖南和广西要建湘桂运河,而江西更是要和浙江,广东打造浙赣粤运河,横跨三个省。
这是一场国运之战,中国人口众多,不可能像欧美一样,抓住一些优势的中高端产业,就能养活所有的人,劳动密集型产业对我们依旧很重要。
当然,在中西部建立产业备份,还有诸多考虑,一个是避险,现在国际形势复杂多变,一旦有战争风险,沿海地区的经济必然会受影响。所以,在中西部建立产业备份很有必要。还有就是来自疫情这种大事件的冲击,2021 年手握汽车供应链半壁江山的上海被迫停工停产,小鹏汽车创始人何小鹏称上海再不复工,5 月份中国所有整车厂都要停工停产了。
另一个是有人说是为了中西部化债,现在已经到了不得不解决的地步,转移产业,发展经济,才能更好的解决。
我个人觉得转移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止产业外迁他国,但效果到底怎么样?还得看,毕竟产业是跟着掌握核心技术的企业走的,比如苹果去哪里,整条产业链也跟着去哪里。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