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的狗狗行为 ” 训练 “,早已不是传统的让狗服从的 ” 训犬 “。
随着宠物对人的重要性越来越高,人们开始反思 ” 宠物喜欢被训练吗 “、” 我们以为的对宠物好,是不是和父母一厢情愿的‘都是为你好’一样 “、” 究竟该如何尊重动物的权利 “、” 如何不用当忍人,又能不伤害小动物 “……
这也是本文作者的疑问。从养狗,到学习犬行为与训练课,到成为犬行为科普作者和训练师,一路摸索,在学习如何更好地和宠物相处的过程里,她逐渐更了解狗,也更了解自己。以下是她的讲述:
从没想过养狗会改变我的职业轨迹。
芝麻小时候流浪到车店门口有好几天,有人路过,就跟着人走。店里人说,马上封城,小狗就要饿肚子了。我朋友就把芝麻捡回了家。 那一年,社会事件轰炸的情绪黑洞里,我从手机视频里看到扭着屁股的芝麻,就破了再也不养狗的戒。
听说芝麻不爱出门我就狂喜,因为我也不爱出门。 那时我也分不清 ” 社会化 ” 和 ” 社交 ” 的区别,当然不会意识到,错过社会化的芝麻,会是教科书般的问题儿童狗。
养芝麻的第一年,看到她等车害怕到发抖,我只觉得忍一忍就过去吧。我把她的 ” 焦虑到气喘 ” 理解成在笑;觉得她想逃跑的一些场合,也许多去几次就习惯了。不少人跟我说,” 我的小狗以前也这样,长大就会好的。”
然而芝麻对特定事物的害怕一直没有好转。翻了一些训练书籍之后我还是没有头绪,又觉得不懂原理不能轻易训练。可能是过去做研究和做媒体的职业经验,我对信息来源比较谨慎,胆小狗也经不起错误方法的刺激。最终权衡之下,我决定直接学习兽医和行为学家开设的犬行为与训练课程。
小狗真的喜欢训练吗?
学了基础理论之后,我对训练还是有质疑:小狗真的喜欢训练吗?
当时我带的学生狗,走到户外就想回教室。我觉得是天气热,狗不想下楼玩,老师认为是我没有掌握训练师的基本功,不懂得快速吸引陌生狗的兴趣,狗嫌我无聊不想搭理。
现在回看,当时的疑问,还因为我对训练有抵触。直到读学科历史我发现这种直觉不无道理——动物行为训练的历史并不光彩。人类真正投入资金发展 ” 训犬 ” 起源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陆军上尉康拉德 · 莫斯特(Konrad Most)在 1910 年就出版了训犬相关的书籍。1919 年至 1937 年期间,他担任陆军犬类研究部门的主管。那时 ” 训犬 ” 采用的是奖罚分明的传统方法。至今在德牧等犬种的 ” 训犬 ” 文化里,还要求狗随行要站在人的左边贴着膝盖走,就是因为最初军人右手拿枪,左侧才有空位,且没有余力用手牵绳子引导狗。
现代动物行为训练(即正向训练)的革新也并非人类关心动物福祉。而是二战之后经济复苏人类想看海洋动物表演。20 世纪 50 年代,美国海洋哺乳动物训练师凯伦 · 普莱尔(Karen Pryor)发现无情的铁掌不够长伸不进海里,海豚可没办法被挨揍就管用。于是她在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斯金纳研究的基础上,发明了用响片工具标记目标行为的操作方法。1984 年,凯伦出版了书籍《别毙了那只狗》将不打不骂的 ” 正向训练 ” 从动物园动物训练推广到了狗狗训练。
和奖罚并用的训练方法不同的是,现代动物行为训练不仅不打不骂,也不会使用物理的或是心理上的厌恶刺激教小动物。
其内核是尊重和顺应动物的天性,用奖励为基础的方法让动物自愿地做出人类想要的行为。训练的核心目标也不再是动物表演,而是关注合作行为以及动物的情绪健康,比如:让狗儿日常剪指甲、刷牙、洗澡能够放松,看医生打放针拍片能主动配合、满足心智上的成就感等等。事实上,所有物种的方法都是共通的,动物园的训练理念也有了同样的变革。教动物的理论原理和教小孩的心理学原理也一样。毕竟人的行为主义理论研究,正是从研究动物行为发展而来的。
” 对人而言是训练,对狗而言是游戏 “,老师讲的这句话经常在我脑内重播。
正向训练的本质是跨物种沟通
我学的训练师课不会教某个具体问题怎么解决,只教学理和基本操作规范。
我独立教的第一个进阶内容,是我家狗早上听到门外人声而吠叫。没人投诉但影响我的睡眠。芝麻吠叫的高频时段是上午有人送快递导致的。由于我起床困难,就直接在床头放了响片和零食。
那几天随着狗吠叫的第一声,我就立刻摸着响片,开始捕捉芝麻吠叫间隙中 ” 不叫 ” 的时刻,用响片标记然后奖励。我也会教芝麻,听到门外的声音,就回到她有安全感的区域从而促进她放松。这些做法的价值不只是在当下不吠叫,而是让狗儿不再继续认为,门外人的离开是她吠叫的功劳。因为我和芝麻都有基础,所以 3 天就改变显著。她一度调整到,听到门外的声音只是看一下,我去拿外卖或是快递,她也能平静。
然而由于我实在做不到每天早起,没有保持,于是吠叫还没有练习到 ” 永久改变大脑认知 ” 的程度,就又死灰复燃,只能重新教。掌握了方法也就不贪图 ” 快 “,毕竟任何关系都有磨合的过程。
狗狗能做出人类想要的行为并不等于学会。人学语言需要时间,为什么却要求狗速成呢?狗也需要不断地在不同场合运用,才能达到不假思索地反应。毕竟人看到 “abandon” 不会再说等下我想一下,对狗而言 ” 学会 ” 的定义也一样。狗不是靠复杂的逻辑和是非观念来学习的,只是靠趋利避害的本性学习。如果行为发生的结果是狗喜欢的,就会提高该行为发生的概率,比如:不吠叫会有食物奖励,不吠叫情绪也会更放松,同时狗期望的结果 ” 路人的离开 ” 也会天然实现,所以狗儿日渐学会了不吠叫。
改变狗狗行为,考验的是策略能力和创造力,而不是选一个做法套公式般使用。每一个狗狗有自己的成长背景,有犬种特性,有性格特点,还有人狗关系的情况。现代的动物行为训练,不关心如何告诉狗什么是错误的,而是引导狗狗主动做出人类想要的行为,并用狗喜欢的事情作为奖励,让狗下次更愿意做出 ” 正确的 ” 行为。
很多人似乎觉得,训练就是让狗学会某种技能,却没有意识到训练可以解决很细微的难题。比如:小狗不爱喝水让人担心健康,比起在正餐里加很多水 ” 骗着喝 “,完全可以用训练来教会小狗主动喝水。这样的好处是小狗不会被迫喝到肚子撑而难受。方法也只是天然捕捉小狗喝水的瞬间,一顿猛夸,喝完之后再奉上其他奖励。而这个过程就已经完成了一次训练。
训练并不是特定时间、特定地点才发生的事儿,而是融入在日常顺手就可以用的沟通方式。传统训练讲究服从,正向训练关注跨物种沟通。沟通是双向的, 服从是单向的。沟通是动态的,服从却不允许 ” 失败 “。
人有的情绪疾病小狗也都有
学习犬行为学为我解开了芝麻的谜团。她不是旁人看起来的 ” 只是胆小 “,而是兽医行为学定义的害怕行为。
小狗的害怕行为和分离焦虑症、雷声恐惧症一样是一种情绪疾病,并不能通过训练改善的。就像人如果焦虑发作,不能要求她克服内心的惊恐去学习去工作。训练一个表面上的行为能让狗看起来 ” 变乖 “,但她内心仍带着恐惧或是焦虑,这样并没有真正改善小狗的心理处境,且只会发展出更多问题。
封控期间错过社会化是芝麻害怕行为很重要的诱因。” 狗儿错过了幼犬社会化的时期(8~16 周龄)就永远不能发挥天性里的潜力,是不可修复的。” 芝麻让我切身感受到教科书里这句话的杀伤力。在教芝麻学习刷牙时我想让她学侧躺,也就是传统的装死技能。我带的情绪健康的胆小狗,第二次教就学到能听提示词做出来,芝麻教了快 1 个月才可以。芝麻的害怕行为也很可能是流浪狗妈妈怀孕时经受压力、小时侯的流浪经历,以及解封那天突然被带出门来我家刺激过大等基因和后天的综合因素促成的。
研究芝麻让我明显感受到,训练和行为学是两门不同的细分课。训练关注教狗学习新行为,而行为学关注行为背后的原因和感受。
健康狗可以直接训练,情绪问题的狗需要先做行为矫正学习情绪放松,比如:教小狗学习深呼吸等等。值得一提的是,在动物福利发达的国家,改变动物的行为有更细致的分工。训练师(Trainer)负责教基础的行为或技能;行为咨询师(Behavior Consultant)需要能够解释行为的原因并改善情绪问题;(应用)动物行为学家(Applied Animal Behaivorist)负责不使用药物改善行为问题;前三者处理不好的难题,则可以向动物界的精神科医生——兽医行为学家(Veterinary Behaviorist)求助。国际上的动物行为协会不仅有猫狗行为咨询师,还有马、鹦鹉等更多物种的行为咨询师。
狗的问题都是人狗问题
我选择训练师课也有想职业化、专业化发展的决心。上课前我就打算要写科普,后来就在小红书做了 ” 芝麻是一場修行 ” 科普账号,但我不想发训练教程。我觉得要改变人们打狗的做法,本质上要改变的是文化观念。只有认识到动物行为和训练是一门基于实证研究的科学,只有把动物作为生命去尊重,才有可能进一步让大家理解现代的 ” 训练 ” 早已不是传统的让狗服从的 ” 训犬 “。狗狗的行为问题,都是人狗问题。当宠物训练师,看起来是训练狗,实际上更多教的是家长。
教家长让我近距离地感受到了人类的矛盾感。
人们都很爱听狗狗有多么无条件爱人的故事,但遇到问题又会想搜教程训练一下,甚至期待用惩罚让狗变乖。人类似乎忽视了一个中间地带——感受小狗的感受,理解小狗问题行为背后未被满足的需求。最典型的就是拆家问题。小狗拆家时的内心痛苦,并不比收拾残局时的主人轻松。如果不是身体疾病,那就大概率是日常的运动量、心智的刺激、陪伴不充足等原因。
一开始我经常因为人类对训练的误解感到暴躁,幸好刚开始我教的都是朋友们的狗比较容易直接沟通。有一类误区就很典型:潜台词里透露出对正向训练的好感,却只想要让训练师帮他改造狗,不影响人的生活,自己根本不想付出行动。方法再多,家长不愿意改变,最终基本等于无效。因为真正和小狗朝夕相处的,不是训练师而是家长本人。这也是为什么狗儿在训练学校通关各种技能,回家还是会打回原形的原因。
我还不止一次在社交媒体看到有网友说:讨厌自己的狗。人类从满心欢喜养狗走到了讨厌自己的狗的地步,本质上是一段关系的失败。这就像任何一段分手、离婚、友尽的关系一样,没有很健康的沟通。人狗关系不畅的家长,很多时候选择躺平当个忍人,觉得痛苦陷入拉扯的才会考虑学习训练,最差情况则是走向换主人甚至弃养。
可是,小狗从来不会想分手。
比起训练更缺的是跨物种的尊重
我第一次读到 ” 人狗关系 ” 是在《别跟狗争老大》这本书。作者派翠西亚 · 麦克康诺(Patricia B. McConnell)擅长将灵长类动物与犬的天性做对比,讲解小狗的生理特性和思维方式。很多人直觉性地在意如何让狗狗 ” 听懂 “,甚至研究教狗狗按按钮 ” 说话 “,却忽略了一个科学事实——狗狗的 ” 行为 ” 就是他们最直观的语言。和小动物相处恰恰可以选择少说话,去观察行为的涵义,从而理解和回应他们的真实感受。
如果一个人本身对自我有更多探索,自然也会懂得如何去探索和爱惜另一个生命另一个物种。
” 宠物 ” 是现代社会才出现的概念。13.5 万年以前就存在家犬,狗子从捡垃圾到帮游牧民族打猎分获猎物,甚至晚上帮人取暖,是跨物种承担很多实际功能的伙伴。到了现代,狗子才承担起情感抚慰的工作,并且只能跟人生活在城市的一隅,不再每天畅游在大自然。某些时候也因此才有了让人困扰需要改变的行为。狗作为被驯化的物种,本来就受制于人类生活的条条框框。比起听人的,向来更缺的是跨物种的共情和尊重。我始终觉得 ” 人体谅狗 ” 的表述,是一种人类中心主义的傲慢。明明现状是人对狗的身心健康太无知,还索取太多。
强调尊重恰恰是提醒人类谦卑一点。
* 文中配图为作者摄。
最后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人宠关系,以狗为例,我整理了一些常见的养狗误区 List:
1. 奖励就是多给吃的?
奖励不等于食物,很多时候我们会用玩具、游戏、出门遛狗作为奖励。即使是同一个玩具,小狗心中想玩的玩法不同,奖励的有效程度也会不同。使用食物甚至会有弊端,有些小动物会因为爱吃的天性,失去理智吞下了压力,而不是根据自己内心的需求选择不做出行为。
如果动物不愿意做出行为,我们需要停止训练,并且反思人的方法和操作问题,而不是转而使用厌恶刺激(比如打骂)让动物不得不做出行为。
2. 不用训,只要吃喝躺平的狗会更快乐?
玩训练游戏的狗会更开心,这是物种演化天性决定的。狗儿是和人一起打猎分食猎物生存下来的,在训练里狗狗恰恰能获得他们最珍视的奖赏——人的关注和陪伴、斗智斗勇的成就感,以及美味食物。狗儿的聪明也意味着他们也不是吃饱喝足躺平、体能运动就等于精神状态好,很多狗儿的问题比如:拆家、爆冲、刻板行为等等,恰恰就是缺乏多元的心智刺激导致的。
3. 狗发飙,是想要与人争夺头狼地位?
很多人选择暴力制服狗的信念来源于头狼理论,但该理论在学术界被证实是错误的。动物之间(不只是狗)是存在地位等级(dominance)的,但这个关系是流动的,就像人在不同社交场合话语权并不同,动物之间也会自己调节避免冲突。占主导地位或主导地位高,不等于是最具有攻击性的。截至 2023 年,也没有任何学术界的研究数据,能证实狗热衷于争更高的地位。
4. 没有什么狗是不能训练的?
对行为学家而言确实可以说 ” 没有什么狗是完全不能教的 “。就算是情绪问题很严重的狗,一样可以选择行为医学治疗,最后才是训练。只是在现实生活中,并不是所有人有能力和意愿,用更人道的方法来处理。就算在英、美、澳这样动物福利和产业发达的国家,人类因为狗的行为问题而弃养的比率也一直不低。
不过训练确实不是万能的,学行为的训练师也不会一上来就直接 ” 训练 “。很多时候,训练师在做的是引导人们不要用自身复杂的观念去阐释动物行为的动机。于是最先和最终在做的是改善人狗关系。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 青年志 Youthology”(ID:openyouthology001),作者:Hazel,编辑:oi,36 氪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