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中国,除了极少数富豪和日渐凋零的农村,绝大多数家庭都住进了高楼,连落后的小县城,也是高楼林立,一眼望去,尽是20、30层的住宅楼。短短几十年间,中国人几乎是全民上了高楼,住进了“鸽子笼”。
世界上把高楼当成家庭住宅的国家很少,高楼更多作为单身公寓,办公用房使用。高楼住宅年轻人住还可以,七八十岁的老人住在高楼上,显得的孤独和残忍,孩子住在高楼里,活动空间狭小,与自然隔离,压抑局促。中国人的传统住宅,都是一个独立的房子,有一个大大的院子。把高楼当成家庭住宅,其带来的危害之大,将是国家民族不能承受之重。
高楼鸽子笼之危害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每个方面都是致命的。
一、高楼鸽子笼是低生育率的罪魁祸首。
中国从儒家文化、多子多福观念下极高生育率的国家,短短几十年生育率断崖式下跌,目前已经低于日本,直追韩国,快要世界垫底了。
大家普遍认为影响生育率的因素,无非就这几点:1、经济压力,孩子多了养不起;2、工作忙,生了孩子没人带;3、思想观念的改变,年轻人不想生了。
今天激励生育措施也基本围绕这几点来。韩国、日本等比中国早面对人口危机的国家,各种激励方法都用了,但收效甚微。世界也没有一个国家通过这些激励逆转了生育率。这就说明没有找对原因。上述原因看似有道理,但只是表面原因,不是根本原因。
造成生育率暴跌的根本原因就一个:是大量人口集中在城市有限空间,房子不断往空中发展,人口密度达到一个临界点,生育率自然下跌,人口密度越大,生育率越低,这是大自然的规律,是人力不可抗拒的。
现实情况也印证是如此,凡是国家人口集中在几个大城市,城市化率高,大城市的楼越高、越密集,无一例外的都是生育率极低。如日本、韩国、新加坡、伊朗等。从我们国内看一样,拥挤的大城市生育率普遍极低了,如上海生育率现在已经是惨不忍睹的0.6了。
相反,高楼住宅较少,人口密度相对较低的国家地区,生育率会高很多。比喻被称为大农村的欧美,虽然经济早早发达,城市化也很早,但人口出生率相对稳定。
过去一个大村子4、5千人口,现在几栋大楼就能装下
另外,高楼住宅导致“家”的消亡,是现在年轻人生育意愿降低的直接原因。
我们大多数人都存在一个误解,认为生育是为了延续自己的生命的方式,其实不是,生育是“家”的延续。个体生命是无法用另一个生命去延续的。作为“独立个体”的现在年轻人,不结婚,不生孩子,这是太正常不过的选择。孩子无法延续自己,反而生养孩子还要付出太多,为什么要生呢。生育是“家”的延续,是“家”为了延续生命的需要,当家庭观念越来越淡化的时,生育意愿必然是越来越低,因为生育失去意义了。
在过去,“家”都有一块属于自己的立足之地,土地上有房子,有院子,家里有老婆、孩子,门前的一块石头,屋后一棵大树,可能是家族几代人共同的记忆。家是深深刻在我们心里的归属感。而今天高楼住宅,让“家”失去了立足之地、失去了根基。城市高楼的一个个格子间成了家,夜晚远看,高楼上一个一个点亮的格子间,如同蜂巢一般密布,我们如同忙碌的工蜂一样,在格子间中稍作休息,便又围绕城市忙碌起来。传统的“家”正在消亡。所以现在很多人认为,生育是为国家而生,也对,既然“家”在消亡了,生孩子的意义就剩下了延续国家的需要。
过去我们很穷,但是都有立足于一片土地之上的“家”,于是想方设法、东躲西藏也要多生孩子,就是为了让“家”后继有人,不能断在自己手上。
所以要想拯救生育率,先要恢复“家”,要恢复“家”,首先要给家一块立足之地。
高楼鸽子笼对生育率的影响,还不止以上几点原因,总之,不从高楼鸽子笼搬下来,低生育率是无以拯救,中国将失去未来!
二,高楼鸽子笼严重影响人的心理健康,造就低欲望社会。
首先,院子的缺失对人的影响,院子普遍存在反应了人的精神需求,家是一个次第的过程,卧室是完全私密的空间,客厅是半私密的,院子是半开放的,外面是完全开放的。从私密-半私密-半开放-完全开放,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人的精神是放松,而现在人住的高楼,从室外进了家门,从开放立刻转为封闭,而出门同样是状态突变,从封闭到开放,没有过渡,我们的精神在进门、出门之间总是不断的抗拒的。宅男、宅女也就由此诞生。
人口居住过于密集,人的心是戒备的,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在大城市隔壁或对门住了多年,也互不认识,就是因为人口密集,所见处都是人,人自然就有排斥,可能面带微笑,可能也会见面寒暄,但是难以深入交流的,就像心的某一个开关是关闭的。而当人口密度小,人周围更多气息来自天地自然,我们心是敞开的,对人也是接纳的,是安宁的。
大城市的高密度,对人一种强刺激,在大城市呆过的人,再回到小地方,会有落寞的不适应,但是这样的强刺激,是消耗人的精神的,始终在这样的刺激下,就像产生耐药性一样,人最终将走向低欲望社会,失去向上的动力。
我们看80年代、90年代的电影、电视剧,人的眼睛里都闪着光芒,今天却再难以寻找了,因为今天时刻处在一个到处都是人的强刺激的环境中,人的精神时刻都是消耗,哪还有光芒。最近例子就是香港,居住最拥挤的城市,也是一片文化沙漠,而曾经香港电影辉煌,明星灿烂,当几百万人拥挤狭小的居住空间里,慢慢的也剩下躁动不安,哪还有精神沉淀。
经常有人感慨,为何过去的孩子打也打的,骂也骂的,而现在却不敢打骂了,孩子们动不动就出现心理问题。专家学者也有各种解释。直到我在抖音上刷到一个怀旧视频,我才恍然大悟,一个小男孩赤脚在飞奔,还在扭头回看,后面是拿在棍子追的母亲,引起了一众70、80后的童年记忆。我突然脑子里冒出一个词:逃出升天。跑出屋子,外面是广阔的天地自然,什么情绪在这天地间很快能化解,要是再碰到几个小伙伴,那更是很快治愈了。而现在的孩子能往哪里跑?只能从客厅跑到餐厅,情绪难以消解,心理自然易出问题。
今天的孩子们其实很可怜,城市高楼林立,车水马龙,却没有属于他们的地方。到学校,是家长去接送,一回到家,又进入高楼鸽子笼中,如同圈养在笼子里的小动物一样,这样长大的孩子,如何肩负国家的未来。
孩子们应该生长在没有车水马龙的地方,有一块脚踏实地的“领土”,有一片能放松的四角的天空,在院子里搜罗小虫子,在院子里嬉戏玩耍, 春天能听蛙叫,夏天能看繁星,能和天地独白,能和四季对话,这样的孩子是有勃勃生命力的。
人和动物一样都有领土意识,当我们脚踏在广博的大地之上,是能激发男人的征服和保护欲望,在外敌入侵时,我们说守土有责,就能激发男儿的斗志。男儿阳刚之气就是一往无前、志在四方,今天无立足之地,囤于高楼的一个个狭小格子间, 让男人生长没有方向,阳刚之气也不得伸展,久而久之,必然缺失男子气概,甚至女性化。
“接地气”对人十分重要,可能有的人说这是迷信,但“接地气”这个词的出现,并被广泛的使用,本身就说明了今天“不接地气”感受是普遍存在的,且大家都能感受到。地气是代表的就是生机勃勃,而高楼是具有肃杀之气,偶尔登临,抒发胸怀是可以,但是不适合人的长期居住。
作者小时候的农村学校都是一层的瓦屋,一下课,孩子们一拥而出,嬉戏打闹,如同《阳光灿烂的日子》中的场景。可以设想一下,假如学校都建设20层的高楼,孩子在里面上课,一定安静和拘束,这就是高楼建筑的肃杀之气。
人是需要“接地气”,脚踏实地,有土才安,站在大地上,人心才安,在高楼上,心始终是不安的。如果整个社会,都住在一座座高楼的格子间里,人将是不断在消耗,最终整个社会走向低欲望社会,中国将失去未来!
三,高楼鸽子笼严重阻碍经济发展!
经济学是以人为根本,发展经济根本目的是为人服务,过去很穷,大家有改善生活的强烈愿望,要用上冰箱彩电,要住上楼房,要开上汽车。大家为之努力奋斗,中国经济因此飞速发展几十年,人民也获得实实在在的幸福感,这是是经济的健康发展的闭环。
而如今的一些刺激经济发展措施,偏离了人这个根本,为了经济而经济。就像一个原本虚弱的人,为了让他有精神,拼命在刺激他,这是不可持久的。我们需要满足人真实的需求,从而带动经济发展。
今天,中国人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几十年间,物质条件极大丰富,但衣食住行,唯有住居条件是变差了,从宽敞的独立住宅,都搬进了高楼鸽子笼。难道是大家喜欢住高楼鸽子笼吗,难道只有有钱人才喜欢大别墅、四合院。肯定不是,大家都有住的更好的强烈需求,只是这个被现实重重压抑了。
中国人对住的更好的真实、强烈、有效的需求,这是中国经济发展未来的最大驱动力,满足这一需求过程,会带来的是经济又一个高速且健康发展新时代。
今天,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进步,高楼鸽子笼的住宅模式,本身也已经严重阻碍了经济发展。阻碍了需求的产生。
汽车是可接替房地产的经济驱动力,但高楼鸽子笼模式住房,导致了城市道路的拥挤,导致停车位、充电桩严重不足,一户一个车位都难以保障。智能汽车不出20年,会像手机一样,人手一部,普通人个把月工资即可购买一部,中国汽车保有量还能翻好几倍。但是城市道路,家庭停车位,充电桩不足,都是严重阻碍;未来除了汽车,还有无人机,以及各类家用机器人都会普及,都需要有足够空间来放置。
从经济角度看,不从高楼鸽子笼搬下来,中国将失去未来!!
以上就是关于【为什么说,高楼鸽子笼住宅,会让中国失去未来!!】的相关消息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