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泥产量是如何达到全球第一的?

 

旧中国的水泥工业

 

1949年中国的水泥产量仅有66万吨,按5.4亿人口算人均水泥产量1.2千克。

解放前中国最大的水泥厂是华新大冶水泥厂,水泥产能仅有50万吨。除此之外,中国只有少数大型水泥企业的产能在10万吨以上,大量水泥企业是年产能只有几万吨的小水泥厂,使用落后的立窑进行生产。

 

解放前中国只能制造水泥立窑生产设备,昆明水泥厂是第一家使用国产立窑设备建成的水泥厂。

水泥工业的回转窑设备全部依靠进口,其中最先进的设备是40年代华新水泥从美国进口的回转窑设备。

由于中国水泥工业的生产设备主要依靠进口,因此无法大规模发展水泥生产。

除此之外,解放前中国还有大量的水泥企业是日本侵略者建立的,这些水泥企业服务于日本侵略者,抗战胜利后被中国政府接收。

 

 

改革开放前三十年中国水泥工业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水泥工业获得了巨大的发展。

在党的领导下不仅迅速恢复了原有水泥企业的生产,而且在全国各地还新建了大量的水泥企业,中国水泥工业初具规模。

1950年到1980年,中国水泥产量从141万吨增长至7986万吨。中国水泥产量在三十年内增长了7845万吨,水泥产量增量是所有国家中最多的。

 

在改革开发前三十年,虽然在中央政府的统一规划下建设了不少大中型水泥企业,但是中国水泥产量主要的增长却是“小水泥”贡献的。

“大水泥”一般指由国家投资建设、采用回转窑技术建设的大中型水泥企业,技术水平在国内领先,生产的水泥由中央人民政府统一分配销售。

与之对应的“小水泥”则通常是指地方小型水泥企业生产的、由地方政府分配销售的水泥。“小水泥”90%以上采用立窑技术,也有小部分采用小回转窑,产品质量良莠不齐。

 

1953年,中国“小水泥”的产量只有5万吨;到了1980年,“小水泥”的产量增长到5427万吨。“小水泥”的产量从1953年到1980年增长了5422万吨,占同期中国水泥产量增量的74.3%;同期“大水泥”产量增长了2174万吨。

 

在改革开放前三十年,中国具备了制造回转窑设备的能力,并且建立了一系列使用回转窑的大中型水泥企业,湖南湘乡水泥厂就是采用国产湿法窑设备建设的第一家大中型水泥厂。

但是当时中国工业的基础能力仍然较差,设备设计制造能力仍然不足以支撑水泥工业的快速发展。

与此同时,国外水泥工业的技术继续向前发展,悬浮预热预分解窑的技术已经成发展成熟并开始普及,中国水泥工业技术与先进水平差了一个时代。

 

 

改革开放后到2000年中国水泥工业的发展

 

改革开放后中国水泥工业的发展速度开始加快,从1980年到2000年中国的水泥产量从7986万吨增长至5.97亿吨,二十年间中国水泥产量增长了5.17亿吨。

1985年,中国的水泥产量首次达到全球第一。当年美国的水泥产量只有7000万吨左右,而日本水泥产量在90年代达到的最高水平也只有9000万吨左右。

中国水泥产量在达到全球第一之后并未停止快速增长,到2000年时已经远远超过美国、日本和欧盟等发达国家。

虽然中国水泥产量增长很快,但是此时中国水泥工业的技术水平却依旧落后。

 

改革开放后,中国水泥工业通过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设备和自主研发,在技术上开始加快追赶西方水泥工业的先进水平。

1978年国家建材主管部门申请引进了两套悬浮预热预分解窑生产线全套设备,一套在安徽建设了宁国水泥厂(海螺水泥前身),第二套在唐山建设了冀东水泥厂。

海螺水泥和冀东水泥后来都发展成为著名的大型水泥企业。

 

与此同时,国家建材局明确了预分解窑新型干法是水泥工业未来的发展方向,要求新建水泥厂根据条件采用不同生产规模的新型干法工艺和设备。

中国水泥工业依靠自己的力量成功开发了日产700吨、2000吨和4000吨熟料的预分解窑新型干法生产技术,并建成了一批新型干法生产线。

从1980年到2000年,中国水泥工业的技术水平提高很快,预分解窑新型干法生产线开始在国内推广。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水泥工业利用外资建成一批预分解窑新型干法生产线,采用国产设备建设了一批日产2000吨熟料生产线,同时利用预分解窑新型干法技术还改造了一批老水泥企业,使得中国水泥工业的技术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

 

从1980年到2000年,虽然中国水泥产量增长显著,但是水泥的生产结构反而恶化了。

1980年,中国“小水泥”的产量还只有5427万吨,在水泥总产量中的占比是68%;到2000年,立窑水泥(“小水泥”的主要来源)产量达到4.8亿吨,在水泥总产量中的占比达到80%。

改革开放后虽然预分解窑新型干法生产线生产的水泥增长较快,但是中国水泥产量的增长主要却是“小水泥”贡献的。

“小水泥”的技术装备落后、能耗高、污染严重,这不是中国水泥工业的发展方向。

中国虽然已经掌握了预分解窑新型干法技术,但由于生产线投资规模太大、吨水泥投资太高而无法在全国大规模推广。

 

 

2000年后中国水泥工业的发展

 

2000年后,中国水泥工业才真正实现了技术和规模的比翼齐飞!

在水泥工业技术装备上,中国水泥工业首先实现了预分解窑新型干法生产线的低成本化,然后依靠先进的技术设备实现了水泥产量的快速增长。

 

由于掌握了最先进的水泥生产技术,中国水泥产量在2000年后的增长达到前所未有的高速。

2001年至2010年这十年中国水泥产量增加了12.8亿吨,是水泥工业产量增加最多的时期。

2005年中国水泥产量首次超过10亿吨大关达到10.7亿吨, 2010年中国水泥产量达到18.8亿吨,2011年更是超过20亿吨大关达到21.0亿吨。

2014年中国水泥工业达到历史最高产量24.8亿吨!

 

中国水泥工业的生产规模远远超过任何西方发达国家:历史上美国和日本的水泥产量都未超过1亿吨,欧盟国家70年代后基本维持在4亿吨的生产水平。

2000年后中国的水泥产量不仅是全球第一,而且中国的水泥产量超过了全球其它国家总和,中国水泥产量在全球产量的占比超过50%。

即使是人均水泥产量指标,中国也大幅超过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水泥工业是中国工业化的巨大成就之一。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4年我国人均水泥产量达到历史最高水平——人均1.82吨,2022年我国人均水泥产量是1.51吨。

在20年前的2004年,中国人均水泥产量还只有0.75吨;在1949年中国的人均水泥产量更是只有1.2千克。

正是水泥工业和其它相关产业的巨大发展,我们才有如今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居住条件。

 

中国水泥产量在2000年后之所以能有如此快速的增长,关键在于技术发展——中国比较掌握水泥新型干法生产技术,而且实现了新技术的低成本化。

2000年前,预分解窑新型干法生产线的投资规模太大,吨水泥投资太高:外资企业日产4000吨熟料生产线的投资都在2.2亿美元以上,吨水泥投资水平在135美元以上;即使是采用国产技术设备新建的日产2000吨熟料生产线的投资通常在8亿元以上,吨水泥投资都在人民币1100元以上。

 

安徽海螺集团首先在降低投资上取得重大突破:海螺旗下的宁国水泥厂于1995年扩建一条日产2000吨熟料生产线,投资总额下降到3.4亿元;此后海螺白马山水泥厂扩建一条日产2000~ 2500吨熟料生产线时,投资进一步降低到3亿元以下。

1999~2001年间,海螺集团用5亿元在安徽省芜湖市荻港建成全新的两条日产2500吨熟料生产线、年产150万吨熟料的生产基地,水泥吨投资下降至350元以下。

 

此后海螺集团继续率先实现了日产5000吨熟料新型干法生产线的低成本化,并在此基础上建成投产了一条日产8000吨熟料和四条日产10000吨熟料新型干法生产线。

海螺集团日产8000吨熟料生产线于2003年9月建成,四条日产万吨熟料生产线于2004年底全部建成投产,这几条生产线的建成标志着中国水泥工业在技术上实现了全球领先。

 

2000年后中国水泥工业不仅规模继续扩大,而且水泥产业的结构也在不断改善,新型干法水泥产量的占比不断提高,落后的立窑设备基本被淘汰。

由于大量先进预分解窑水泥生产线的建设,中国水泥工业的各种技术经济指标都达到了全球领先。

 

 

中国水泥产量是如何达到全球第一的?

 

水泥工业是基础工业,水泥是经济发展的基础产品。

中国水泥工业的技术基本上从零开始,通过几十年持续的努力最终在2000年后才追赶上西方发达国家。

海螺集团4条日产10000吨新型干法生产线的建成标志着中国水泥工业在技术上达到了全球领先。

 

中国水泥工业的生产规模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就达到了全球第一,但水泥工业此时的产量主要是落后的立窑贡献的,中国水泥工业的技术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差距极大。

通过设备引进和自主研发,中国最终在2000年左右掌握了水泥预分解窑新型干法生产技术,而且通过设备国产化显著降低了新型干法生产线的投资成本。

2000年以后,中国水泥工业不仅生产规模继续扩大,而且成功实现了生产结构的优化,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完全替代了落后的立窑生产线。

 

在工业化过程中,技术的突破是最重要的!

从1950年到2000年,中国水泥工业在这50年的水泥产量增长了5.96亿吨,此时中国的水泥工业以立窑为主,仅有20%左右的产量是回转窑和更先进的预分解窑贡献的。

在“十五期间”(2001~2005),中国的水泥产量在5年之内就增长了4.72亿吨,几乎接近水泥工业前50年的产量增量。

在“十一五期间”(2006~2010),中国的水泥产量在5年内增长了8.11亿吨,超过了水泥工业前50年的产量增量。

此时中国水泥工业已经突破了预分解窑新型干法生产线的低成本难关,水泥工业新建的生产线基本以预分解窑新型干法生产线为主,中国水泥工业在技术上也实现了领先,到2015年中国新型干法水泥的产量占比达到98.4%。

 

中国水泥工业历史最高产量是2014年的24.8亿吨,中国水泥产量连续38年全球第一,在全球水泥产量中的占比超过50%。

为什么2000年后中国水泥工业5年新增的产量能超过建国前50年的产量增量,这就是技术进步的威力,是中国水泥工业实现了水泥生产技术的结果。

水泥工业的这些成就是技术革命带来的,没有自主技术就不会有这些成就。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中国工业化最核心的经验之一,正是因为我们一直坚持独立主要,坚持掌握技术,才有如今的成就。

 

以上就是关于【中国水泥产量是如何达到全球第一的?】的相关消息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Like (0)
广众网的头像广众网
Previous 2024年10月30日 下午7:17
Next 2024年10月30日 下午7:17

相关推荐

  • 创新高后的纳指,还能上车吗?

    继标普500、道琼斯指数后,纳指于昨日终于也创了历史新高,但是在当前这个节骨眼,却并没有多少人感到兴奋,反而是多了许多担忧:一是下周的一些宏观事件;二是即将到来的科技巨头的财报,都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但我想说,投资中的波动与风险就像是硬币的正反面,当下的市场虽然看似表面惊涛骇浪,背后却可能正酝酿着机会,只是需要我们以正确的“姿势”参与其中。 我们先来看看大家…

    2024年10月30日
    1200
  • 摩根斯坦利调整MSCI新兴市场指数基金权重,印度份额将与中国基本相等

    1. 2020年11月以来,摩根斯坦利不断调整MSCI全球新兴市场指数权重,印度的权重占比一直在增加,翻倍了还多了,目前达到了19.99%。而中国股票被不断剔除,占比从40%跌到了2024年7月底的22.33%。 2. MSCI在2月剔除了66只中国股票,5月剔除56只。8月30日将再次剔除60只中国股票,而7只印度股票将被加入,印度权重将增加超过1个百分点…

    2024年8月14日
    4700
  • 10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50.1%,重回扩张区间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今天(31日)公布10月份中国采购经理指数。其中,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重回扩张区间,显示当前经济运行积极变化明显,经济向好回升基础继续巩固。 10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50.1%,较上月上升0.3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环比上升。这也是在连续5个月运行在50%以下后,重回扩张区间。 从行业来看,21个制造业细分行…

    2024年10月31日
    1400
  • 北京市进一步优化调整房地产相关政策

    北京市深入贯彻落实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坚持首都功能定位,适应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的新变化,回应群众关切,更好满足居民刚性住房需求和多样化改善性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9月30日,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市财政局、人民银行北京市分行、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北京监管局、国家税务总局北京市税务局、北京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等6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优化调整本市房地产…

    2024年10月1日
    1400
  • 华润置地:今年前9个月累计销售额约1723亿元,同比减少26.5%

    10月14日,华润置地(01109.HK)披露9月份销售情况。 数据显示,9月份华润置地及其附属公司实现总合同销售金额约169亿元,同比减少36.5%;总合同销售建筑面积约87.3万平方米,同比减少16.7%。 2024年前9个月,华润置地录得累计合同销售金额约1723亿元,同比减少26.5%;总合同销售建筑面积约754.8万平方米,同比减少23.9%。 2…

    2024年10月15日
    12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