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ELLEMEN 睿士 (ID:ellemen_china),作者:Echo,编辑:ccc,题图来源:AI 生成
文章摘要
内地中产为香港身份耗费巨资与精力,面临续签与教育难题。
• 内地中产追求香港优才签证,但面临续签困扰
• 为确保签证,家庭投入巨资买房、开公司
• 申请优才签证多为子女教育计划,但风险高
2022 年底,香港宣布实施 ” 高端人才通行证计划 “(简称 ” 高才计划 “);2023 年初,香港实施了 17 年的 ” 优才计划 ” 开始不限制配额,大大降低了竞争门槛。一时间,中介业务爆火,内地中产纷纷开始申请赴港人才签证。
成功拿到人才签证,只是第一步。要想成为香港的永久居民、享有同等社会资源和教育福利,申请人需要在香港住满七年,至少成功续签两次人才签证。
一部分因憧憬高薪工作而赴港的年轻 ” 港漂 “,或因 ” 文化冲击 “、或因严峻就业环境,对香港职场祛魅;另一部分为了孩子未来教育的申请者,并没做好放弃内地高薪工作和体面生活的准备,要想成功续签,只能多次往返两地。人才签证,似乎成了一张两年期不限次的 ” 港澳旅行签注 “。
如今,第一批申请 ” 优才计划 ” 的年轻人签证即将到期,港府也将于今年 12 月底之后恢复 ” 优才计划 ” 的配额限制。
因为可能到来的续签难题,互联网上开始出现 ” 香港身份烂尾 ” 的讨论。去年,ELLEMEN 跟居住在深圳的 Flora 聊了聊,她曾直言,对于很多内地中产来说,举家赴港极度耗费财力和精力,想通过往返两地来续签人才签证,是一笔注定会亏的 ” 买卖 “。她和丈夫为了确保优才签证的万无一失,已经做好了用至少 2000 万换一个香港永居的准备。
Flora 不能代表所有人,但是她的经历却可以成为一个参考样本。
买房、开公司,全力优才续签
2019 年,Flora 原本要准备美国 EB-1A” 杰出人士 ” 移民签证的申请,中介看过材料后,建议她将香港优才计划也纳入考虑范围内。
Flora 和丈夫都在科技行业工作,根据评估表简单计算过分数后,她发现丈夫在优才计划的申请中能拿到 140 分,有很大的几率申请成功。加之他们一家长期生活在深圳,往返香港非常便利,” 两人脑袋一热 “,便提交了申请表,很快便收到了签证通过的消息。
” 就算未来拿了香港的永居,在深圳买房、孩子上公立学校都是没有影响的,算得上‘进可攻,退可守’。”
为了保证优才续签万无一失,Flora 一家付出了不少努力:每月至少保证入境香港两次。哪怕是当天往返,也要尽可能 ” 多去几次 “,” 有时候我们就是过去喝个咖啡就回来 “。
尽管一开始,Flora 表示由于高昂的税率,在拿到永居前不考虑买房,但去年 11 月香港放开房市政策后,她立刻就入手了一套价值 1500 万人民币的房产。
此外,Flora 还在香港成立了公司,加上丈夫的公司有香港分部,他通过内部转岗,保证夫妻两人都有强积金(强制性公积金,俗称 ” 香港社保 “)的缴纳记录。
虽然做了周全的准备,但在续签面试时,他们仍然被面试官挑了不少刺,比如 ” 公司为何没有雇佣香港本地的员工 “、” 公司到底有没有实体经营 ” 等等。
放弃香港身份,要趁早?
并不是每个人都有 Flora 一样的财力和地理优势。
在优才计划实施的两年里,港府一共发出近 9 万张签证,其中 95% 是来自中国内地的申请人。对于很多人来说,每个月飞两次香港成本并不低,准备优才续签证明材料的繁琐和难以自圆其说,成了放弃续签的主要原因。
Flora 提到,如果拿着优才计划或是高才计划的签证,却没有常住香港,也没有这里的工作证明、纳税证明、居住证明(包括电话卡、信用卡账单、水电煤气单等),在续签上必然会遇到困难。
” 港漂精英的归宿就是卖保险 “,这样稍显苦涩的调侃在申请到优才高才签证的群体里成为现实。由于工作方式灵活,保险成了很多在内地有着不错工作的中产们的兼职,让他们可以不用移居香港,就能为港 ” 贡献价值 “。
如今的社交媒体上,有不少中介声称可以帮助有困难的赴港人群续签,方式就是将他们挂靠到保险公司,但在 Flora 看来,港府的审批人员不傻,这些渠道都 ” 不太靠谱 “。
为了孩子教育申请优才签证的内地中产,多数是想在签证满七年后通过优才转为香港永居,不过港府对永居的获批条件一直晦暗不明:虽然没有严格的居住天数要求,但申请人需要提供证据证明自己以香港为中心生活或工作,如缴税记录、工作关系等等。
如果没有久居香港的记录,优才签证的有效时长就会从三年无限缩短,这也就意味着,申请人甚至每半年都要重新准备材料搞一次续签,过程极为消耗心力。而这样零碎的续签结果,是极难转成香港永居的。
一旦中产父母抱着想给孩子教育铺路的想法而申请优才,优才断签意味着小孩要在不同的教育体系中转换,甚至回到内地参加高考。这样的后果对于他们而言,是难以承受的。
另一方面,优才计划实施后,申请签证赴港的年轻人中的很大一部分,是为了逃离内地工作的高压氛围。
拿着高才计划和优才计划签证来到香港求职的年轻人,发现事情不像自己想象中那样顺利。
一位网友在分享中提到,尽管学历优秀、有多年工作经验,许多公司仍然会看中本地经验和人脉关系。由于许多保险公司针对高才和优才群体还提供了额外的 ” 财务计划包 “,承诺最高可以在三年间给出 400 多万港元的薪资,还有一部分通过高才计划和优才计划来到香港的年轻人,最终只能去保险公司工作。
语言的壁垒也是最直接的,粤语不够流利在香港求职市场里仍然会是一个明显的劣势。
卷教育,内地还是香港?
” 为孩子未来上学考虑 “,是很多内地精英申请香港优才计划的一个重要原因。2019 年,Flora 的两个孩子分别读小学三年级和一年级。如果未来想要参加港澳台华侨联考,最晚需要五年级时在香港入学。
不过申请到优才计划签证后,Flora 并没有立刻将孩子送去香港念书。她发现,香港学籍的学生参加港澳台华侨联考,早已不再轻而易举。
“2009 年到 2012 年,香港没有禁止双非孕妇来港生子,这期间在香港诞生的‘港宝’每年都有好几万,等到了他们高考的时候,联考的人数肯定不会像现在一样每年只有 4000~5000 人。” 在 Flora 看来,这些港宝的父母在教育投资意识上很超前,和他们的竞争不占优势。
在她的观察中,因为内地的基础教育难度较高,有不少香港父母会将小孩送来内地的学校读书,最后再回到香港参加高考。
当内地和香港中高层的薪资差距不再明显,香港的 ” 高薪 ” 是否能满足内地中产熟悉的高品质生活,也是一个问题。
Flora 的远房舅舅是香港人,” 当我爸妈在广州一个月只有五千块工资的时候,他们拿几万块钱的月薪,但是现在,他们的收入还是那样,我们已经拥有百万年薪了。” 通过努力工作进入香港中产阶层的表哥表姐,听说 Flora 已经在香港买下千万房产的时候,也会觉得心里不平衡。
” 这是一种很微妙的心态,但我能理解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