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零售公园,作者 | 象升
双十一前夕,不光电商企业严阵以待,本地生活企业也纷纷布局即时零售,试图分一杯羹。
2024 年 10 月 15 日举办的 2024 美团即时零售产业大会上,美团发布闪电仓 ” 繁星计划 “。美团副总裁、闪购事业部负责人肖昆称,闪电仓是即时零售的最大机会,到 2027 年,美团闪电仓数量将超 10 万个。
一周后举办的 2024 即时电商未来商业峰会上,美团的宿敌饿了么也开始加码即时零售相关业务。
饿了么 CEO 韩鎏表示,饿了么将坚定 “1+2” 长期战略,其中 “1” 代表传统到家餐饮平台,”2″ 代表专注建设好 ” 符合饿了么特色的即时零售 ” 以及 ” 面向市场价值延展的即时物流网络 ” 两个新赛道。据悉,饿了么也将在未来 3 年开出 10 万家近场品牌官方旗舰店。
一众本地生活企业不约而同发力即时零售业务并非偶然。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流量红利消逝,传统外卖、团购等本地生活业务增长乏力,为了打开想象空间,本地生活企业必须探索更具想象力的业务。
图源:艾瑞咨询
伴随着即时电商各品类、各场景、各时段渗透率不断攀升,即时零售赛道正展现较强的成长性。艾瑞咨询披露的《中国即时配送行业研究报告》显示,2023 年,中国即时配送行业规模为 3409.8 亿元,预计 2028 年将达 8102.3 亿元,2023 年 -2028 年的复合年增长率高达 18.90%。
不过需要值得注意的是,即时零售其实并非全新的业务模式。早在移动互联网发轫之初,盒马、叮咚买菜、每日优鲜等企业就开始深耕即时零售赛道。然而,现如今这些企业不是折戟沉沙,就是身陷囫囵。
由此来看,美团、饿了么等本地生活企业的即时零售之旅,或许很难一帆风顺。
外卖业务难以突围,饿了么加码 ” 新故事 “
众所周知,早在 2018 年,饿了么就卖身阿里。由于有阿里 ” 输血 “,此前几年,饿了么的压力并不大。不过 2023 年 3 月后,随着阿里启动 “1+6+N” 组织变革,各业务集团、业务公司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 CEO 负责制,饿了么的生存压力陡增。
图源;交银国际
因中国移动互联网红利消失殆尽,在外卖市场处于下风的饿了么已经很难弯道超车美团。2024 年初,交银国际披露的研报显示,美团外卖的市占率约为 65%,几乎是饿了么的两倍。过去几年,饿了么外卖的市占率没有明显的攀升趋势。
由于阿里不再无条件地为旗下各业务线输血,而饿了么在外卖市场又难以成功突围,为了打开想象空间,其自然需要布局更具想象力的即时零售业务,以打开 ” 第二增长曲线 “。
《华尔街见闻》爆料称,近场品牌官方旗舰店计划在饿了么内部经过两年探索,才最终推向市场。据了解,近场品牌官方旗舰店由品牌商家直接运营或与饿了么深度合作运营,依托于饿了么的运力资源,快速响应消费者即时获取商品的需求。
显而易见,饿了么意识到了,目前即时零售产业最大的痛点在于,商品供给存在严重不足,消费者碎片化的即时购物需求还得不到最大程度满足。基于此,饿了么的发力重点放在了店铺铺设和丰富商品供给之上。
而为了提振商家的积极性,韩鎏也强调,饿了么将 ” 坚定生态发展路线,不与商家在零售供应链上争利 “。这种开放共赢的态度,有利于饿了获得更多商家支持,进而迈上 ” 丰富商品供给 – 吸引更多消费者下单 ” 的上升螺旋。
事实证明,布局即时零售业务,确实有力提振了饿了么的业绩。阿里财报显示,2022 财年 -2024 财年,本地生活集团营收分别为 446.16 亿元、502.49 亿元、598.02 亿元,不断攀升;净亏损分别为 220.92 亿元、131.48 亿元、98.12 亿元,不断收窄,主要系 ” 饿了么单位经济效益稳步向好 “。
时间来到 2025 财年第一季度,阿里本地生活集团营收达 162.29 亿元,同比增长 12%;经调整 EBITA 为亏损 3.86 亿元,相较上年同期 19.82 亿元的亏损大幅收窄。该季度,饿了么非餐订单也快速增长、单位经济效益连续改善。
客单价更高,美团想靠闪购扭亏
与饿了么经过两年探索才于近期驶入即时零售市场深水区不同,早在 2018 年,美团就靠发力闪购业务,切入了即时零售赛道。
尽管已成为外卖领域的翘楚,但美团并未高枕无忧。因为外卖业务客单价过低,导致美团一直 ” 赔本赚吆喝 “。结合财报测算,2022 年 -2024 年各年上半年,美团每送一单毛亏损分别为 0.7 元、0.31 元以及 0.64 元。
此前几年,靠俘获增量流量红利,美团还可以保持较强的成长性,但现如今,随着触达大部分潜在的外卖用户,美团也开始 ” 失速 “。
财报显示,2024 年 Q2,美团核心本地商业营收仅同比增长 18.5%,创六个季度新低。有鉴于到店酒旅等业务拥有较强的成长性,美团外卖的营收增速或许更低。
图源:东北证券
对此,2024 餐饮产业大会上,美团核心本地商业板块 CEO 王莆中表示,美团已经到了 ” 最大的拐点 “,增量很少,城镇人口到 8 亿之后,涨不动了,没有什么新用户。
为了平衡上游高昂的配送成本,保持业绩稳健增长,美团需要做的,自然是基于庞大的运力资源,布局客单价更高的即时零售业务,以挖掘存量用户的 ” 剩余价值 “。 2022 年 8 月,36 氪曾报道,美团闪购的平均客单价在 70 元左右,远高于外卖业务。
由于可以高效满足消费者的即时购物需求,美团闪购业务也拥有极强的成长性。 2024 年 6 月,在财报电话会上,美团 CFO 陈少晖透露,预计 2024 年二季度以及全年,美团闪购订单量增长将远高于外卖,甚至是外卖订单增速的两倍以上。
图源:美团
有鉴于闪购拥有更大的溢价能力以及更强的成长性,过去几年,美团不断加码即时零售相关业务。比如,2019 年 1 月,美团推出 ” 美团买菜 “,主打生鲜即时零售。2023 年末,” 美团买菜 ” 更名为 ” 小象超市 “,配送品类从生鲜扩张至乳品、酒水等多元化商品。
结合财报来看,与饿了么类似,即时零售也已成为美团的 ” 第二条曲线 “。2023 年 9 月,美团宣称,过去四个季度,闪购业务规模已达 1750 亿元。2024 年 Q2,美团即时配送交易笔数达 62 亿笔,同比增长 14.2%。
美团副总裁、闪购业务部负责人肖昆透露,预计 2026 年,美团闪购将诞生 3 万家日销过万门店、100 个 10 亿品牌。
即时零售早已发展十数年,如何扭亏为盈是关键
尽管近年来,饿了么、美团等本地生活玩家才开始加码即时零售相关业务,但追根溯源,即时零售赛道产业其实早已发展十数年。比如,作为中国最早一批的即时零售玩家每日优鲜就成立于 2014 年 11 月。
不过遗憾的是,由于业务模式过重,中国首批即时零售玩家大多命途多舛。财报显示,2019 年 -2021 年,每日优鲜净亏损分别为 29.09 亿元、16.49 亿元、38.5 亿元。因扭亏无望,每日优鲜已濒临破产。
无独有偶,成立于 2017 年的叮咚买菜也持续身陷亏损泥潭,2019 年 -2022 年的净亏损分别为 18.7 亿元、31.8 亿元、64.3 亿元和 8.07 亿元。尽管尚在勉力维持,但叮咚买菜的市值已大打折扣,目前股价仅为 3.940 美元 / 股,相较上市初 45.984 美元 / 股左右的高点,暴跌 91.43%。
事实上,不止每日优鲜、叮咚买菜等前辈,饿了么、美团等本地生活企业的即时零售业务也尚未回正现金流。以美团为例,2019 年 -2023 年,其新业务经营亏损分别为 67 亿、109 亿元、384 亿元、283 亿元以及 202 亿元,五年时间合计亏损 1045 亿元。
一众即时零售相关企业之所以身陷亏损泥潭,很大程度上都是因为即时零售业务存在巨大的成本压力。
以即时零售企业普遍布局的 ” 前置仓 ” 为例,其主要设立于社区附近,可以在保证生鲜产品新鲜度的前提下,极大地提升配送的时效性。不过,由于生鲜品易损耗,对存储条件和配送时间的要求都很高,前置仓的成本也居高不下。
图源:华泰研究
华泰研究在研报中结合单仓模型测算,商品成本占比 81.8% 的前提下,大仓、前置仓、分拣物流加水电折旧占总成本的 22.4%,人工加配送的费用占总成本的 15%,再加上占比 6.9% 的销售费用,一个仓库最终的经营亏损为 26%。
凡此种种预示着,尽管目前已经靠即时零售业务展现较强的成长性,但饿了么和美团接下来很难一马平川。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作为后发企业,饿了么和美团其实已经意识到了,前置仓业务存在先天短板,所以并未 “All In” 前置仓,而是希望借合作伙伴的力量拓宽即时零售业务的影响力。
目前,美团和饿了么分别力推的闪电仓和近场品牌官方旗舰店,均与商家合作铺设。比如,饿了么的近场品牌官方旗舰店,就是光明乳业 2025 年电商业态规划的亿元级项目,与天猫、京东、抖音同一级别。
与商家共同铺设门店的好处显而易见,那就是美团和饿了么不需要承担太多的仓储成本,仅需经营好中台以及维护好运力,就可以快速轻资产扩张。
事实上,这种业务模式不止利好平台,由于可以减少供应链传导路径,品牌商家也收益颇多。近日,和《零售商业财经》沟通时,卫岗乳业品牌经理黄子真透露,” 自去年 11 月上线官旗以来,南京地区达成原定目标的 120%,环比增长超 50%,非南京区域达成原定目标的 230%,环比增长超 120%。”
由此来看,兜兜转转十余年,美团和饿了么在即时零售赛道,似乎又来到了同一起点。接下来,此二者不光需要比拼运力,更需要提升对品牌商家的吸引力。
在这方面,由于阿里有天猫平台,手握数百万品牌商家。饿了么似乎可以近水流台先得月,俘获海量品牌商家。而美团由于此前过分专注外卖和本地团购,品牌商家供给方面还存在严重不足。
接下来,美团、饿了么到底谁能问鼎即时零售赛道?我们可以把答案留给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