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格生物正在“滚石上山、爬坡过坎”。
来源|医药研究社
IPO获备案之后,等待了近四个月的时间,派格生物离真正推开港交所大门又进了一步。
11月13日,港交所官网披露了派格生物提交的上市申请,公司上市材料被正式受理,独家保荐人为中金公司。
从投资者视角来看,派格生物也是一家“很会讲故事”的公司。
据悉,派格生物重点关注代谢紊乱领域,专注于慢性病创新疗法(主要为肽和小分子药物)的研究。目前,该公司研发进度最快的核心产品是一款长效GLP-1受体激动剂——PB-119(维派那肽注射液),可治疗T2DM(2型糖尿病)及肥胖症。
显然,派格生物主打的正是当前大火的GLP-1概念,无疑能引得投资者侧目。但这个与GLP-1相关的故事能否讲好,还看派格生物的决心和毅力。
一、依托GLP-1药物PB-119,派格生物先构想了一个商业化故事
实际上,派格生物不只有PB-119这一款候选药物支撑发展,其还拥有PB-718、PB-1902、PB-722、PB-2301、PB-2309等主要产品,其中不少管线与GLP-1类药物相关。
只是从研发进度来看,PB-119能够更快承载住市场的期待和公司的商业化希望。
在招股书中,派格生物提到,2023年9月,PB-119在中国用于治疗T2DM的新药上市申请(NDA)已获国家药监局受理,公司预期最早于2024年四季度获得国家药监局的NDA批准,并于2025年在中国商业化推出用于治疗T2DM的PB-119。
另外,临床试验结果显示,PB-119具有快速、显著及持续的降糖效果,兼具减重、改善整体脂代谢及降低血压的作用,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
因此,鉴于产品疗效以及相关市场的前景,一个乐观展望是,若PB-119真正实现商业化落地,能为派格生物打开不小的增长空间。
此前,德邦证券的一份研报预计,2030年,GLP-1在2型糖尿病和肥胖领域的全球市场规模可达900亿美元。其中,2型糖尿病药物市场约占350-400亿美元,减肥药物市场约占500-550亿美元。
基于此,派格生物也在招股书中对PB-119的商业化前景做了一番预测:2032年,PB-119可治疗全球范围内T2DM、肥胖症这两种疾病患者的数量分别为6.096亿例、12.61亿例。
抱着对派格生物的期许,已有不少投资者为公司发展提供支持。据不完全统计,派格生物共完成9轮融资,投资方包括元禾控股、凯风创投、联想之星、云锋基金、盈科资本、泰格医药、天士力、前海母基金等。在完成IPO前最后一轮融资后,派格生物的估值为40亿元。
但同时也需要看到,公司产品研发的风险始终如影随行。
二、新药研发承压,派格生物正在“滚石上山、爬坡过坎”
其实,在招股书中,派格生物已经明确了产品研发中存在的不确定性。
首先,赛道越备受瞩目、越有商机,竞争局势就越严峻。药融云数据库显示,全球临床在研GLP-1药物有100多款,其中近一半来自国内药企。
派格生物也在招股书中提到,“在中国及美国,T2DM及/或肥胖症的基于GLP-1的治疗方案主要包括艾塞那肽、利拉鲁肽、艾塞那肽缓蚀剂、阿必鲁泰、度拉糖肽、利西拉来、司美格鲁肽、替尔泊肽、德谷胰岛素/利拉鲁肽及甘精胰岛素/利西那肽。此外,一旦品牌药的相关专利到期,随着仿制药的潜在发展,市场竞争可能会激烈。”
这也意味着,PB-119的商业化存在难以取得理想成果的可能。
其次,派格生物的资金基础并不深厚,PB-119能否实现真正的商业化还要打一个问号。
招股书显示,2022-2023年以及2024年1-8月,派格生物由于产品未上市无商业化收入(基于政府补贴、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列账的金融工具的净收益及银行存款利息,公司还是有一些净收入),并分别产生亏损3.06亿元、2.79亿元以及2.02亿元,累计亏损近8亿元;同期,公司的研发开支分别约2.8亿元、2.37亿元以及0.76亿元。
另外,招股书中还提到,派格生物的净资产由截至2023年12月31日的1.95亿元减少到截至2024年8月31日的1.02亿元。
而为了支撑持续的产品研发,目前派格生物主要从融资、理财等方面找寻前进动力。
对于未来发展,派格生物也指出:“日后候选药物的研发及商业化将继续产生巨额开支,未来数年的业务、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及前景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PB-119的成功获批及销售,若不顺利则公司的业务、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及前景可能会受到重大不利影响”。
可以说,当前的派格生物正处于“滚石上山、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
以上就是关于【GLP-1药物赛道拥挤,闯关IPO的派格生物或难撑40亿元估值?】的相关消息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