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王言
连续遭遇多次网暴的京东,开始发声“反击”。
11月26日,京东在微博发布声明,近期,少数机构及个人造谣抹黑、恶意攻击京东和创始人及其家人,经公安机关依法办案,部分造谣者已受到应有的惩处。目前,网络上还存在着部分谣言混淆视听,相关部门已立案调查。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希望大家共同努力,共同营造清朗网络空间。
截图来源于微博@京东发言人
前段时间,因杨笠事件,出现了一系列关于京东的“病毒式谣言”,也带来更为激烈的舆情冲风波——“京东90%以上是女员工”、“京东金融平台招挤兑巨额提现当日无法赎回”、“京东加入国际组织被资助”、“章泽天加入光明会”等不实信息层出不穷。
即便京东为此多次迫紧急辟谣,并强调已向公安机关报案,但谣言至今未能停歇。
这些谣言借助着男女对立、民族对立的“流量密码”四处传播,真相在人们的脑海里变得越来越模糊,夸张且不实的谣言占据舆论中心。而近年来,网络当中有关企业、企业家的谣言层出不穷,这也成为一张无形的网,让后者成为舆论场中的弱势方。
01
谣言中企业是弱势方
从声明内容看,近期关于京东的谣言均为不实信息。
在上述声明中,京东发言人称,公司近期以来在网络社交平台上遭受连续造谣攻击,一段时间以来,网络造谣者通过编造一些抓眼球的虚假内容,发布“京东金融遭挤兑”、“京东白条虚假征信”、“京东被国际神秘组织ESG渗透”、“京东女性员工占比超过90%,已被极端女权控制”、“京东无锡宇培物流园失火中价值十几亿的手机被烧毁”等话题,有组织、有蓄谋地对京东和京东创始人及家人进行舆论攻击。
图片来源于微博@京东发言人
警方的处罚决定书也显示,违法行为人王某在社交软件上发布有关于京东白条的不实信息,因虚构事实、扰乱公共秩序已被警方处理。另外,其他的谣言也已被立案调查中。搜狐娱乐也在致歉声明中表示,对未经核实编造京东创始人和家人的不实信息表示道歉。
面对近期的舆情风波,尽管京东果断采取了反击措施,但在网络信息不透明、造谣成本极低的环境下,企业依然是风暴当中的弱势方。毕竟在目前的舆论环境下,企业的一言一行都被通过显微镜放大,一些不经意的动作,就可能给起品牌形象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
如今,网络造谣者被追责,警方也在追查其他谣言及幕后推手,但京东因此遭受的声誉和利益损失,包括其正常的商业运营以及品牌声誉等,可能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弥补回来。
正如京东在声明中所言,面对谣言与恐慌,信息透明与真实是制胜之道。只有通过理性思考与积极行动,我们才能共同维护一个更加清朗的网络空间。
而作为舆论的发起者和承受者,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企业与个人都需提高警惕,抵御潜在的谣言威胁。
02
网暴背后的利益博弈
京东其实并不是网络谣言的唯一受害者。
不久前,农夫山泉创始人钟晱晱就曾公开批评部分社交媒体平台,通过算法机制向用户推荐其个人和农夫山泉的负面信息,不仅对其个人和农夫山泉品牌造成极大损伤,同时也造成了极大的社会情绪对立。
在探究谣言的根源时,我们必须了解虚假信息产生的土壤。
一方面,随着市场竞争进入新的阶段,企业之间的冲突正在变得复杂。在当下的社会情绪中,尖锐、对立的信息,更容易捕捉人们的眼球,谣言的推波助澜者恰好利用了这一点,以此打响舆论战。
另一方面,网络时代的匿名性特征,也让许多造谣者不计后果。就如京东在声明所提到的,某个名叫王某的人因在社交平台上发布不实信息而受到处罚,这样的案例在已经屡见不鲜。
从此次京东遭受网暴的情况来看,除了个别的极端情绪外,其背后就可能牵扯到舆论之外的利益博弈。
总体看,近期关于京东的谣言套路清晰,均是通过传播不实信息,把京东一步步拉向男女对立、阶层对立、国家民族对立的泥潭,以此击中了当下网民的情绪点,这样的操作手法非普通人能及。
极端的舆论虽然只是由少数人发出,但由于其观点异常敏感,且抓住了网络平台算法、流量推荐的机制,往往能迅速吸引公众注意。而当对立情绪不断发酵,“就事论事”就不再被当做事件的核心,而是成为寻求单方面输赢口水战。
央视新闻最近推出的《向网络暴力亮剑》系列微视频,通过剖析多起网暴典型事件表明,诸多谣言和网暴,背后都有着水军等第三方的驱使。一些第三方机构,通过“养号”等模式,针对个人、企业和和机构造谣,以此获利。
再将目光拉至电商行业,尽管多家平台展开合作与互惠决策,采取更开放的态度,但每逢双十一等重要节点,企业之间的舆论战就变得激烈,多方隔空喊话等行为极其常见。
近年来持续高举高打、采取积极的营销传播策略的京东,自然就成为舆论场当中的标靶。
今年5月,公安机关就成功破获一起针对京东公司的“黑公关”事件。案件中,嫌疑人Z某遵循其上级–“XX视频”高管J某的指示,操控大量网络账号散播关于京东的不实信息与诋毁言论。在一个特定话题中,他们短时间内动用了超过600个账号,其中包含超过200个认证账号(黄V),导致负面信息在网络上迅速扩散。
无论如何,不管是出于个人情绪的发泄,还是为了牟利,谣言的传播使得社会的信任度受到严重打击。
03
积极履行责任的企业不该被中伤
更加有意思的是,京东在员工性别、国家权益等方面遭受的舆论非议,反而是其领先整个互联网电商行业的亮点。
近年来,在推动业绩持续提升的同时,京东就业“蓄水池”作用也日益凸显——过去10年,京东体系员工数量增长近10倍,达62万人。
根据我国城市规模划分标准,城区常住人口50万以上100万以下可算中等城市。这意味着,作为一家民营企业,京东员工数量相当于一座中等城市的人口规模。
可以看出,在某种程度上,京东并没有在每一个阶段去追求企业净利润的最大化,而是要在企业发展和社会责任之间追求很好的平衡。
这些年,京东一直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疫情期间,京东从全国调集了数千名快递小哥驰援上海,以一种近乎惨烈的方式直面病毒和危险,保障了上海居民的物资供应和生活保障,这在当时被称为“自杀式物流”;得益于京东坚持缴纳五险一金,早期京东的“打工人”已经拿上了养老金,过上了有尊严、有保障的退休生活。
时至今日,京东物流都是业界少数与一线员工签劳动合同、缴“五险一金”的企业。根据官方数据,在京东退休、能拿到退休金安度晚年的“快递老哥”,已经超过1000人。
除了全员缴纳“五险一金”,京东还额外投入超500亿,建立了一套多维度的福利关怀和人才发展机制。
那些愿意牺牲短期利益,敢于承担社会责任、主动为员工提供良好福利企业,在值得人们的认同、尊重和钦佩的同时,也不应该被谣言恶意中伤。消费者也需要这样扎扎实实练内功,用心做产品、提供服务的企业。
这种先人后企、尊重他人的价值观,既有利于企业和个体的发展,也能推动整个社会不断进步。
一个好消息是,目前,相关部门已经在着手整治当前的网络环境。今年以来,执法部门依托“净网2024”专项行动,组织力量持续开展打击整治网络谣言专项行动,坚决整治自媒体运营人员恶意编造网络谣言进行吸粉引流、非法牟利、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
11月24日,国家相关部门也发文明确要求,要求互联网信息服务行业要健全完善正能量优质内容池,优化算法推荐服务机制,积极传播正能量,促进算法应用向上向善;建立健全用于识别违法和不良信息的特征库,积极探索应用于识别违法和不良信息的算法、技术,防范和抵制传播不良信息。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相关部门加大执法力度,以及各项法律规范的完善,那些藏在幕后的造谣者,有望被连根拔起。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以上就是关于【因“自杀式物流”刷屏的京东,不该被谣言网暴】的相关消息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