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至今,黄金都因其独特的自然属性和价值被赋予了硬通货的称号。近些天,湖南平江发现千吨金矿的消息广为传播,让这句话有了更直观的感受。
11 月 21 日,湖南省地质院发布消息称,平江县万古金矿田在地下 2000 米以上深度地层中,发现了超 40 条金矿脉。专家预测,这片矿区地下 3000 米以上的远景黄金储量可能超过 1000 吨,按现行金价计算,资源价值高达 6000 亿元。
这是什么概念?该储量约占当前中国央行黄金储备量的 44%,而高达 6000 亿元的价值,足以让黄金市场掀起波澜。
事实上,中国作为最早发现、开采和利用黄金的国家之一,其金矿产量稳居世界首位。中国黄金协会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23 年我国国内黄金产量共 375.155 吨,自 2007 年以来连续 16 年黄金产量位居世界第一。
如此富足的黄金资源,都来自哪里?根据梳理,全国最能掘金的 10 个省份分别为山东、河南、江西、甘肃、云南、安徽、湖南、内蒙古、福建和新疆。
一、华东最多金
据《中国黄金年鉴 2024》统计,在黄金产量十强省份中,华东地区占据了多数,包括山东、江西、安徽和福建,这四个省的黄金总产量达到了 256.04 吨。
其中,山东无疑是掘金第一省。数据显示,2023 年山东成品金产量达到 165.49 吨,比第二名的河南多了将近 80 吨。
为何山东如此盛产黄金?主要原因在于该地区的地质构造。
在远古时期,山东地区经历了剧烈的地质运动,岩浆活动十分强烈,形成了例如 ” 郯城 – 庐江断裂带 ” 等深度大、范围广的断裂带。这些断裂带就成了金矿成形的温床。
得益于此,山东,尤其是烟台地区,成为了金矿资源的宝库。其中,最出名的就是招远、莱州这两座 ” 黄金城 “。
招远是山东烟台代管的县级市,不仅以其依山傍海的地理位置著称,更因其悠久的黄金开采历史而闻名。自北宋时期起,招远便有 ” 金穴数百处,岁溢数千两 ” 的记载,至今黄金开采已逾千年。
相较于招远,莱州则属于 ” 闷声发大财 ” 的类型。在山东,累计黄金产量超过百吨的四座矿山中,有三座位于莱州。
数据显示,2023 年这两座 ” 黄金城 ” 的产金量,约占烟台总产量的 90%。
依靠招远、莱州这两座城市,2023 年,烟台黄金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 1931.98 亿元、增长 18.33%。这也助推烟台经济总量突破了万亿大关,达到 10162.46 亿元,成为山东第 3 个、全国第 26 个万亿 GDP 城市。
除了山东以外,江西、安徽和福建的黄金资源同样丰富。
在福建,坐落于西南山区的上杭县紫金山金矿,对其黄金产量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该金矿此前一度是国内规模最大的单体黄金矿山,其累计探明的金属资源量已高达 305 吨,曾被誉为 ” 中国第一大金矿 “。
而安徽的金矿分布范围较为广泛,黄金资源呈现积少成多的特点。具体而言,安徽金矿在江南过渡带、皖南地区、大别山地区以及蚌埠至五河地区等均有分布。2023 年,该省黄金产量达到 24.37 吨,排名全国第六。
对江西而言,其优势在于拥有种类繁多的金属矿,因此被誉为 ” 千年铜都 “” 亚洲锂都 ” 及 ” 世界钨都 “。这些矿产资源不仅让江西在装备制造方面具有材料优势,同时也使得江西拥有丰富的黄金伴生矿(含有黄金的矿石)。在优势条件的支撑下,2023 年江西的黄金产量位居全国第三。
二、华西潜力最大
同样有 4 个省份入围黄金产量十强省份的,还有华西地区。
《中国黄金年鉴 2024》数据显示,这 4 个省份分别为甘肃、云南、内蒙古、新疆。2023 年,成品金产量分别达到 51.70 吨、28.22 吨、12.10 吨和 10.55 吨。
都说春风不度玉门关,黄金却在甘肃这片土地上熠熠生辉。
由于地层发育较齐全,地质构造复杂,岩浆活动强烈,甘肃向来是全国矿产资源较为丰富的省份之一,拥有金、铜镍、铅锌、钨、钒、晶质石墨等矿产资源,并形成了北山、阿尔金山、龙首山、祁连山和西秦岭等重要成矿带。
得益于矿带数量众多、开采历史悠久,2023 年甘肃黄金产量达到 51.70 吨,位居全国第四。其中,陇南市礼县为甘肃第一大黄金产量大县,其成品金产量达到 5.94 吨。
和甘肃相似,内蒙古、新疆两地拥有众多的成矿带,且矿产种类齐全。但稍有不同的是,两地金矿资源的开采起步相对较晚,现阶段所探明的金矿较少。不过,随着开采工作的不断进行,未来可能会有新的发现。
数据显示,2023 年内蒙古成品黄金产量达到 12.10 吨,排全国第八。具体来看,内蒙古的金矿主要分布在赤峰、包头、呼和浩特、巴彦淖尔等地区,根据收集到的资料,内蒙古大小金矿一共有 107 处。
在这些金矿中,乌拉特中旗作为巴彦淖尔市下辖的一个旗县,由于地质构造的复杂性,其褶皱与断裂现象均极为显著,形成多种矿产资源。据统计,2023 年该地区的黄金产量高达 4 吨,成为内蒙古黄金产量最多的区域。
而在新疆,目前已探明的金矿主要集中在阿勒泰、博尔塔拉地区。其中,阿勒泰地区地处阿尔泰山成矿带,是新疆黄金产量最高的地区,因此,民间也流传着阿勒泰 ” 七十二条沟、沟沟有黄金 ” 的说法。
同样地处华西地区的云南,素有 ” 有色金属王国 ” 的美誉,在金矿资源上同样不容小觑。具体来说,滇西的金矿资源尤为丰富,大理、保山、怒江等地均有大型金矿 。此外,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迪庆藏族自治州以及普洱市等地也是黄金开采的主要地区。
数据显示,2023 年云南成品金产量达到 28.22 吨,排名全国第五。
三、河南、湖南 ” 隐形 ” 金矿
提到河南,在很多人眼中或许只有平原、农业这些标签,但事实上,河南也是黄金生产大省。数据显示,2023 年,河南成品金产量达到 87.28 吨,已连续 40 年稳居全国第二。
河南黄金产量高,与其地理位置密不可分。因地跨华北板块、扬子板块及秦岭造山带三个大地构造单元,河南的金矿主要分布在小秦岭、外方山、洛阳嵩县、桐柏山等地。
在这些黄金发源地中,三门峡市是河南重要的黄金产量基地,并享有 ” 中国金城 ” 的美誉。据历史记载,该地的黄金最早可以追溯至唐宋时期,于明清时期达到鼎盛,而大规模的开采活动则始于 20 世纪 60 年代之后。
目前,黄金产业依然是三门峡市第一大支柱产业。2023 年,三门峡黄金产量达 110.6 吨,其中矿产金 17.59 吨,其黄金产业工业增加值占全市工业的 26.5%。同时还集聚了中原黄金冶炼厂、国投金城冶金、灵宝黄金集团股份等黄金重点企业 15 家。
除了三门峡市之外,纵观近几年,河南产金区域不断扩大,现已发展到洛阳、南阳、信阳等地的 10 多个县区。形成了完整的黄金产业链,覆盖从勘探、开采到深加工、销售和投资的各个环节。
同河南一样,湖南也是低调的 ” 黄金矿工 “。2023 年,湖南成品金产量达到 19.02 吨,排全国第六。
据记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益阳南郊、邓石桥和谢林港一带便开始开采黄金。到了清代,湖南成为产金的主要地区,拥有黄金洞、漠滨、淘金冲及柳林汊等著名金矿。我国地质学家刘祖彝在 1940 年的报告说,当时全国产金总计 30 万两,其中湖南占三分之一(10 万两,约 3.12 吨),主要产自雪峰古陆地区及沉江流域。
相关勘探资料介绍,湖南省内黄金矿区主要分布于雪峰山金、锑、钨的成矿带上,其次是有色金属矿中的伴生金。
除此之外,湖南还有平江黄金洞、万古金矿,以及新邵县、黔阳县、会同县等金矿山,都能生产数百公斤。近期,湖南新发现的超 40 条金矿脉就是来自平江万古金矿。
据了解,平江县万古金矿位于江南古陆成矿带(俗称湖南 ” 金腰带 “)湖南段东北部,带内强烈、多期次的构造岩浆活动为金成矿提供了优异条件,在湘东北地区形成了以黄金洞、万古为代表的一批大型、超大型金矿床,是国内最重要的金成矿带之一。
而在近日,于万古矿区地下 2000 米以上深度地层中发现的超 40 条金矿脉,其中金品位最高达 138 克 / 吨,探矿核心区累计探获黄金资源量 300.2 吨。不止于此,专家还预测,这片矿区地下 3000 米以上,远景黄金资源价值高达 6000 亿元。
从长远来看,如此庞大的黄金资源,将为湖南省乃至中国的黄金产量带来显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