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创造经济学家是为了让天气预报看起来很不错。
1
因为过去的工作经历,我朋友圈中金融投资圈的朋友很多,最近几天,有两篇演讲刷屏。一篇是东北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付鹏的演讲,另一篇是国投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高善文的演讲。
这两篇演讲其实新意不多,比较符合这两位首席一贯的观点,比如拿日本和中国类比,然后说中国现在还不如三十年前的日本,唱多美国,唱空中国。这是中国很多经济学家一贯的观点,不足为奇。今天中国经济确实不好,两位首席的观点也很容易引起共鸣。但这些观点很多人讲,也讲了很多年,在朋友圈刷屏,主要还是其中的几段话被广为传播。
付首席的那段话是:
明年打算把儿子送到日本去,把日语学好,能考上应庆就不错了,那里面都是一些日本传统贵族的姑娘,你娶一个就行了,最好她们家都是80岁90岁的,你就躺赢就行,等她们家80岁90岁的明后年一挂,房是你的,股权是你的,土地是你的,财富是你的,存款是你的,咱们就参与日本存量40年财富再分配。巴菲特是用钱去参与,我们用人参与,本质上都一样,你买股票,我把儿子嫁过去,这都是参与财富存量分配。
应庆应该指的是庆应义塾大学,是日本一家私立大学。我之前以为是谣言,后来付首席在微博上亲自回应,是真事。付首席说这是一个形象化的举例,用自己儿子因为不侵权,还用郭德纲和于谦说段子做类比。所以,大家不要深究了,这就是一个精彩的段子,不亚于郭大爷的水平。
高首席的演讲,最吸引眼球的是下面一段话,说统计局的GDP统计不真实:
很多人认为,中国在2021年之后经历了房地产泡沫的破灭,从开工销售等数据上,这个结论说得通。
我们比较了中国和发生房地产危机国家的前三年和后三年的经济增速。经济增速发生了大幅下滑,三年平均增速-7%,中位数-3%到-4%,最少也有-2%。中国的经济增速只下滑了0.2%,几乎没有下滑。在政府财政没有逆向扩张的情况下,经济增速没有显著下滑。
把这一对比和物价就业和GDP细分对比合并,房地产泡沫一来,GDP增速每一年高估了3个百分点,累计高估了10个百分点,这与城镇就业人口流失的4700万对应上了。
下修了这3个百分点,所有的数据都对得上了。
2
之前也介绍过,我算是拿过一个经济学的博士学位。对这门科学多少有一些了解。
中国人普遍认为,经济学是一门社会科学,但经济学家一直不服,觉得经济学是一门严谨的自然科学。我上大学的时候,北大的经济学院也是文理兼收,好像收理科还更多一些。后续经济学课程中也有大量的数学内容,很多经济学家的论文,数学底子不够好,根本读不懂。
其实,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最开始都没什么区别,都是对客观事实的一种理论解释。当理论解释不符合客观事实时,就修改理论,发展更符合客观事实的理论。比如,对世界的理解,从地平说,到地心说,到日心说,一步步到了今天的宇宙大爆炸理论。发展的比较前沿的科学,比如物理学,今天的理论已经远远超越对客观事实的认知,物理学最新的理论,比如弦论,可能需要很多年之后,才能被实验验证。
经济学也一样,发展理论,被事实打脸,然后再发展新的理论。
经济学理论无法解释大萧条,出现了凯恩斯主义,凯恩斯主义无法解释滞胀,然后又出了一系列新的经济学理论。当经济学理论无法解释客观事实时,要么硬把事实往理论里套,实在套不进去了,就只能开发新理论。
同时,与自然科学不同,经济学受政治和意识形态的影响很大,同样的事实和数据,不同政治倾向,就有很多不同的解释,也可以给出截然不同的预测。
之前我写过一篇《屁股决定脑袋的2024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就是说经济学观点被意识形态驱动。
经济学家的演说,有时真不一定比郭德纲的相声强多少,大家听一听,乐呵一下,享受一下,也就罢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另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克鲁格曼在纽约时报的专栏,看看啥叫“民主党喉舌”。不过,克鲁格曼的专栏,可真不如两位首席的演讲这么精彩。如果郭德纲的相声算100分,付首席的演讲有80分,高首席的演讲有70分,克鲁格曼的专栏不及格。
高首席的演讲中关于GDP的这个段子特别有趣,因为后面配了一张图也有一些数据。其实,讲段子最好别配图和数据,配了就容易被抓住小辫子。高首席说:
我们比较了中国和发生房地产危机国家的前三年和后三年的经济增速。经济增速发生了大幅下滑,三年平均增速-7%,中位数-3%到-4%,最少也有-2%。中国的经济增速只下滑了0.2%,几乎没有下滑。在政府财政没有逆向扩张的情况下,经济增速没有显著下滑。
高首席这张图非常有意思。说房地产危机对经济增速的影响是下滑0.2%。蓝线是中国的GDP,2021年设为0点。2018年GDP增速6.7%,2019年6.0%,2020年2.2%,三年平均 5%,2022年3.0%, 2023年5.2%,2024年就按5.0%算,三年平均4.4%。这么算经济增速下滑了0.6%,也不是0.2%。不知道0.2%是怎么算出来的。
0.6%这个数据也有问题。大家都知道2020年发生了什么,2020年增速2.2%是一个异常值…. 如果排除2020年,2018-2019年平均增速是6.35%,和2022-24年的4.4%相比下降了2%左右。如果把2020和2022年的疫情影响排除,下降幅度也大于1%。难道高首席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就装着不知道2020年发生了什么?
中国这次地产危机和高首席列举的其他几个国家的地产危机还有一个本质的区别,就是其他几个国家的地产危机都传递到了金融业,形成银行危机和金融危机。中国这次地产危机,因为中国金融体制的特点,以及中国房贷首付水平高,至少到目前为止,没有形成银行危机和金融危机。有没有金融危机,对经济的影响肯定不一样呀。
高首席认为别的国家遇到地产危机,经济增速平均下跌3%,中国没下跌这么多,就说明中国GDP增速每年高估了3%。这确实是一个传播性很强的段子,但也只是段子而已。
高首席的就业数据,也有类似的问题。数据没错,但也有不同的解释思路。公布的新增就业和净新增就业之间的差值在2021和2022年有两个异常值,2023年又恢复正常了。这一点之前很多论文都分析过。至于为什么这两年出现异常值,不同人就有不同解释了。这个可以单写一篇,这篇文章就不展开讲了。
统计数据出处不同,口径各异,还经常调整,咋调整的还不公布。不同出处口径的数据放到一起看经常能找到对不上的地方。至于是不是数据造假,那就立场不同,各自解释了。首席们先设定一个吸引眼球的论点,比如GDP增速造假,然后翻来覆去的折腾统计数据找证据,一般都能找到。类似方法,找美国GDP增速造假的证据,也能找到很多。不过美国的“首席”们对揪出政府数据造假这一点上兴趣不大。
高首席的演讲很精彩,段子很吸睛,传播力极强。但是否正确,就不知道了。经济学本身就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一个事实,各自解释,也不能说高首席的观点就一定错。GDP这东西,本身就是人为发明的一个漏洞百出的估算数据,里面各种谬误和水份。说中国高估GDP能找到100个理由,说中国低估GDP也能找到100个理由。类似思路分析美国的GDP也一样。
3
中国的经济学家群体,有很强的知识分子情节,很有批判精神,喜欢和体制唱反调,从许小年、张维迎到今天的高首席付首席,都是这个思路。唱反调,代表独立精神自由思想文人风骨,很受业界尊敬。像林毅夫这样的,认可中国模式的经济学家,是非主流,经常被业界群嘲。
有些人唱反调,也挺好的。经济是有周期的,有波峰波谷,潮起潮落。永远押小,有一半胜率。唱反调,总有唱对的时候。经济不好,心情抑郁,朋友圈转发一下,发泄一下心中的情绪,也算是一种解压渠道。但其实,中国未来是好是坏,是否会比当年的日本更惨?无论是付首席讲的,还是高首席讲的,都不重要。
今天的中国,未来三十年,只有一个问题重要,就是中美竞争。两个超级大国进入全面竞争状态,不会持续太长时间,我估计也就三十年左右,我自己的有生之年应该能看到结局。
中美竞争未来只有两种结局,赢或输。输了,中国肯定比当年的日本更惨。人均GDP估计在现有基础上得腰斩,能维持住国家统一,就是万幸,分成几块打内战,也不是不可能。毕竟,上个世纪,就有人说,要维持亚洲稳定,中国就必须被肢解成几块。
赢了,中国登上世界之巅,肯定不会重蹈日本那三十年的覆辙。付首席高首席讲的这些,GDP增速是高了三个点还是低了三个点,都不重要,决定不了中美竞争的输赢。
至于中美竞争谁能赢,变数很多,很难预测。我相信中国能赢,但这是信念而不是预测。我相信,我选择。
至于选择正确与否,既然选了,就听天由命吧。不要抱怨,抱怨也没用。毕竟,绝大多数人选都没得选呢。
以上就是关于【聊聊两位首席经济学家最近的“言论”】的相关消息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