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 ” 中国超市之王 ” 怎么了?
在商超界,今年有两则大消息曝出。
一则是步步高被申请破产,而另一则则是大润发超市被传出 ” 卖身 “。
此前有消息曝出,大润发超市的母公司、港股超市龙头高鑫零售,正积极寻找买家。
要知道,大润发超市在中国台湾起家,成为第一家由中国人自行设计规划管理的大型连锁量贩超市,1999 年创下了震惊全球的惊人业绩,营收额高达 240 亿元。
图:源自官网
2000 年,大润发与法国欧尚合资,开始全球化扩张。短短 9 年大润发的营收已经力压家乐福,营收达到了 404 亿元,成为名副其实的 ” 中国超市之王 “。
2011 年,大润发、欧尚集团合并港股 IPO,推动高鑫零售超越沃尔玛,成为当时国内最大的零售商,但是,这样的情形没持续多久,随着电商的火热出击,大润发也开始不行了。
2017 年是大润发的高光时刻,阿里巴巴斥资 28.8 亿美元突击入股高鑫零售,又追加 280 亿港元投资拿下 72% 股份,成为公司的控股股东。而这笔交易在当时引发市场关注,将高鑫零售的市值一路推至 1000 亿港元以上。
但是,没想到在阿里巴巴接手后,高鑫零售的业绩就开始走下坡路,公司业绩低迷,陷入经营性亏损,短短几年不但从巅峰跌落,市值也距离巅峰时期的 1250 亿港元越来越远,如今仅剩下 243 亿港元左右,市值蒸发近 1000 亿港元。
阿里巴巴被传出将出售大润发,一代 ” 中国超市之王 ” 怎么了?
1. 屡屡碰壁 大润发还能做啥?
在国内,大润发所有的门店一般都是超大且非常豪华的,基本上每一个门店,跟一家购物广场差不多,独立又气派。
作为商超,大润发超市在体量、面积和容量上,都是很多连锁超市没办法相比的,而经营的产品也是非常多,基本上吃喝玩乐样样俱全。
毫不客气地说,只要有一家大润发超市开启了,附近的中小型超市的生存空间就会被全面挤压,大多数都只能选择关门大吉。
但是,就是这样的大润发,如今也要扛不住了?
大润发作为历史上第一家由国人完全设计的连锁量贩超市,最早起源于 1943 年的上海,后迁移到中国台湾。
1996 年,润泰集团在中国台湾创办大润发,想把国人自己的超市开遍中国的大江南北。短短几年大润发就火爆了全国,上市更是继续爆火,成为当时国内最大的零售商。
到了 2016 年,新零售的概念出现了,一下子打破了传统零售的平衡,无数人入局淘金。而当时的马云,为了新零售也盯上了大润发,随后斥巨资入局大润发,成为控股股东。
也正是因为马云看好,高鑫零售的股价一路上涨,市值突破 1000 亿港元,达到了 1200 亿港元以上。
而在新零售概念的推动下,大润发更是 ” 跑马圈地 “,将中国区的门店数量扩张到了 600 多家。
然而,阿里巴巴也没有给大润发太多的支持,因为线下零售做得很好,不需要过多干预,没想到管和不管,都是会出问题的。
2. 扛不住的大润发 真的会被出售吗?
2024 年,大润发终于扛不住了。
上半年,大润发母公司高鑫零售发布2024 财年的年度业绩报告,一组让人惊讶的数据,震惊了整个市场。
2024 财年,高鑫零售的总营收为 725.67 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 13.3%;净亏损为 16.68 亿元,相较于去年同期扭亏为盈的 7800 万元,同比下滑 2238.5%。
在报告期内,有20 家大卖场因为战略调整关闭,光是今年 3 月份,就连续关闭了 3 家门店。
在门店关闭上来看,零售行业关店是常态,尤其是这样的环境下,但是像大润发这样的头部品牌,出现这样的问题,说明这个零售行业已经到了不得不变的地步,这是整个零售业所面临的共同困境。
曾经的大润发保持了 19 年不关一家店的纪录,如今终于也保不住了。
今年 3 月份,市场传出阿里巴巴计划将大润发出售的消息,后被大润发否认。而阿里巴巴则表示,要逐步退出非核心的实体零售。
大润发要被卖身,是很多人没想到的,作为新零售概念的发起者,如今阿里巴巴最终选择的是退出?
11 月 12 日,高鑫零售发布截止到 9 月 30 日的 6 个月的中期业绩报告。
在报告期内,高鑫零售实现营收 347.08 亿元,同比下降 3.0%;实现了扭亏为盈,达到了 1.86 亿元,同比增长 149.2%,去年同期亏损 3.78 亿元。
大润发营收下降,却实现扭亏为盈,靠的是什么呢?
据财报,过去 6 个月中,高鑫零售员工的福利开支仅为 41.06 亿元,去年同期为 46.34 亿元,同比减少了 11.32%。
在过去 1 年半的时间里,大润发关店 80 家,月均关店 4 家。根据财报,高鑫零售的大卖场及中型超市中,约 6.4% 位于一线城市,18.1% 位于二线城市,48.6% 位于三线城市,19.2% 位于四线城市,7.7% 位于五线城市,大多数都是位于三线城市中。
中期报告显示,高鑫零售的实体店共有 502 家,其中大卖场 466 家、中型超市 30 家、会员店 6 家。
截止到 2024 年 9 月 30 日,集团拥有 85778 名雇员,而在 2023 年 9 月 30 日为 102101 名雇员,过去 1 年中,大润发的员工减少了 16323 人,降幅 15.98%。
所以,营收下降,利润提升,靠优化员工和关店?
而对于高鑫零售易主的消息,今年也频频出现,10 月份,高鑫零售曾发布公告称,9 月 27 日,董事会接获一名有意要约人发出的接触函,但 ” 尚未达成任何协议或交易 “,仍在磋商阶段。
这是否表示,阿里巴巴确实有意要出售大润发的股权呢?
3. 投资人抄底 ” 中国超市之王 “
在年初,传出阿里巴巴作价 100 亿元,打包出售大润发的消息后,大润发就仿佛是一个累赘一样,等着被甩掉。
但是,在港交所,自从 10 月 15 日,高鑫零售发布中期正面预警以来,大润发母公司高鑫零售几乎每天都在忙着发布交易公告。主要是因为,有不少二级市场的投资人,纷纷通过中金、摩根大通等机构,进行抄底似的抢购曾经 ” 中国超市之王 ” 的股权。
为什么投资人会抄底高鑫零售的股票呢?
是因为相信大润发的增长空间被低估了,包括准备在阿里巴巴手里接手大润发的新资方,大都是相信目前高鑫零售的估值被低估了。
在整个零售行业中,只有被淘汰的企业,没有遭到淘汰的行业,而大润发能否寻找到自己的改革之路呢?
今年上半年,高鑫零售的董事长曾写了一份股东信表示,2024 财年,高鑫零售走了一些弯路 …… 如今要回到行业零售本质上来。
而之后,大润发开启了换将帅的模式,包括阿里系高管林小海辞任高鑫零售 CEO,有知情人士表示,大润发多层级阿里系主管大多已陆续撤离,而管理层逐步回到传统零售班底,比如高鑫零售体系历练多年的沈辉开始执掌大润发。
在商品和价格竞争力上,大润发要狠下功夫,此前就有消费者在社交网络抱怨,大润发的东西变贵了。要知道,当年大润发为了保持价格竞争力,在价格上面比起家乐福等商超都要低得多,下了非常大的功夫。
毕竟,一旦你的价格跟线上,或者其他商超没有区别,那么消费者还会来你的商超购物吗?没有价格上面的优势,是吸引不到消费者的。一丁点的价格优势,都可能导致消费者倒向另一方。
毕竟,虽然如今的大卖场经常被唱空,但是再看看沃尔玛的大卖场,依然人潮汹涌,这也是沃尔玛为什么能持续保持业绩增长的原因,就是比价格,比品类。
如今的大润发在阿里巴巴内部已经不再被重点关注。
而一旦高鑫零售的买家真的到来,这可能将是年内零售行业最大规模的收购案例了。
所以,大卖场不是没有未来,是要看你是否能抓住零售行业的趋势才对。
本文来自 ” 首席消费官 “,作者:苏年,36 氪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