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KimSu
“很多企业把储能行业当作是一个低门槛的‘金矿’,抱着短期淘金的心态进入,以至于行业现在野蛮生长,乱象频出。”今年11月,宁德时代董事长兼CEO曾毓群的一句话揭开了储能行业的“遮羞布”,在一片欣欣向荣的表象之下,是危机四伏的残酷现实。
储能行业的前景有多广阔?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新型储能产值已突破3000亿元。截至今年9月底,全国已建成投运新型储能5852万kW/1.28亿kWh,较去年底增长约86%。据预测,到2025年,我国新型储能行业总产值将超过万亿元,到2030年将超过3万亿元。然而,在这辉煌成就的背后却是低价中标现象的频发,威胁着行业的健康发展。
无序内卷:低价中标频现
今年以来,储能系统的中标价格不断刷新着行业底线。在多个项目中,中标价格甚至低于0.5元/Wh,远低于行业预期。例如,在内蒙古能源东苏特高压外送新能源三期基地项目中,60MW/120MWh配套储能系统的中标单价仅为0.481元/Wh;而在青海国能(同仁)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的储能设备采购项目中,中标单价更是低至0.4731元/Wh。
低价中标现象的频发,是多方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首先,全球能源转型的加速确实为储能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同时也引来了大量资本的涌入和产能的迅速扩张。数据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中国新型储能项目净增27.13GW/61.13GWh,已经超过去年全年装机量。显然,产能的快速增长与市场需求的增长并不匹配,供大于求,注定会爆发一场激烈的“价格战”。
其次,碳酸锂作为储能系统的关键原材料,其价格波动也对储能系统价格有着显著的影响。今年上半年,碳酸锂价格在10万-11万元/吨区间波动,但自6月下旬起,价格持续走低,9月期货和现货市场价格均跌至8万元/吨以下。碳酸锂价格的下跌降低了储能系统的生产成本,为企业提供了更大的降价空间。
此外,一如远景储能总裁田庆军所说,这场“价格战”更为根本的原因还在于储能没有发挥其应有价值。购买储能多是为了满足风电、光伏项目的强制配套要求,而非将其作为有独立价值的资产。这导致储能在实际运行中难以实现合理的投资回报,企业为了获取订单不断压价,使报价超出成本可承受范围,加剧了价格竞争的恶性循环。因此,“盈利难”也就成为了现如今大部分储能企业共同面临的困境。
数据显示,在申万行业分类的34家储能设备企业中,2024年前三季度有24家企业实现盈利,占比超过七成。然而,仅有10家企业的归母净利润实现了同比增长,占比不到三成。
如果说价格持续下滑是导致储能企业陷入经营困境的首要因素,那么更为严峻的挑战则在于,极限的成本压力给整个储能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安全隐患。
一些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可能会采用劣质材料或缩短测试周期,从而增加产品故障的风险。
事实上,储能行业已经发生了多起安全事故。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共发生1679起海上风电安全事故,比2022年的867起增长了94%,几乎翻了一番;自今年初以来,全球至少发生了10多起与锂电池有关的火灾事故,仅9月份就发生了5起,这些事故不仅带来了经济损失、人员伤亡和环境破坏,更严重损害了行业形象,低价竞争导致的质量问题已经成为储能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障碍。
破局一:提升价值与技术创新
为了应对“价格战”带来的挑战和负面影响,储能行业必须寻求破局之道。
远景储能总裁田庆军认为,要从根本上解决储能行业发展的难题,首先就需要提升储能的价值创造。目前远景正通过两个方向的努力来实现这一目标:一是交易型储能,二是构网型储能。
具体而言,交易型储能考验的是储能企业在大数据、人工智能方面的技术积累。企业可以利用AI在电价实时变动的电力现货市场为投资商提供收益导向的更优交易策略,这种模式不仅提升了储能系统的利用效率,还为企业创造了新的盈利点。
构网型储能则在于提升电网稳定性和新能源消纳能力,适用于新能源渗透率高、电网薄弱的地区,是未来电网稳定运行和新能源消纳的重要手段之一。
虽然目前还没有企业能实现完美的构网型储能,但包括远景能源、科华数能、华为数字能源等在内的企业均在该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除了提升储能价值创造外,降本也是储能行业发展的关键。从成本占比上看,电芯是储能系统中占比最大的部件,约占设备总成本的50%~55%。因此,降低电芯的成本对于整个储能系统成本的下降具有重要意义。而大电芯就因其高能量密度、低度电成本、高材料利用率以及技术进步带来的多重降本效果,成为储能行业降本的关键。从数据来看,过去几年,280Ah储能电芯一直是储能项目招标或产品采购的标配,但今年以来314Ah市场渗透率明显上升,已经达到了22%,出货量达到23GWh。这种趋势意味着,大电芯正在逐步成为市场的主流,未来有望全面取代280Ah电芯。
破局二:政府引导与出海寻机
此外,政府也已开始加强对储能行业的规范和引导。今年7月召开的中央会议中就明确提出,“要强化行业自律,面对内卷式恶性竞争,企业要自查,全行业也要自纠,主动作为,积极担当”。这一政策的出台,为储能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今年10月,中国光伏行业协会也发文称低于成本投标中标涉嫌违法,并经测算后给出N型M10双玻光伏组件生产成本价为0.68元/W。
与此次同时,出海也为储能企业“反内卷”寻得了一条颇为宽广的出路。海外市场不仅竞争格局相对稳定,为众多储能企业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而且盈利能力也相对较好,在国内储能集成项目的毛利率普遍不超过8%的情况下,海外市场毛利已经接近20%,有的企业甚至在美国市场的毛利率高达40%。这样的巨额差异,使得海外成为了新一轮市场竞争的关键赛点。根据CNESA统计,2024年上半年,中国储能企业在全球范围内签约订单规模已经超过80GWh,其中海外订单签约规模超过50GWh,主要市场来自美洲、欧洲、澳洲、非洲、东南亚、中东等地。
但也有业内人士给出警示,随着出海企业增多,“价格战”风险可能会向海外蔓延。海外订单普遍存在交付周期较长的问题,这会导致企业预判未来的供应链会降价,从而给出更低的价格。据悉,今年初到现在,海外储能项目订单价格已降30%,倘若这一情况持续蔓延,那么海外市场或许也难再有较好的收益率。此外,长周期交付或许还会影响企业资金流转。
总体而言,储能行业的发展无论国内还是国外均是前景与风险并存。据天眼查数据,最近一年内,我国登记状态处于注销、吊销、撤销、清算、停业、歇业、除名、责令关闭等异常状态的储能企业数量已超3500家。可见储能行业的变革已经迫在眉睫,只有适应市场变化,不断提升自身竞争力,才能在这场“生死之战”中胜出。
以上就是关于【储能行业“价格战”白热化:破局之道何在?】的相关消息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