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或许是日本证券市场有记录以来最惨淡的一天。
最近几周,当日本东证指数和日经指数创下历史新高时,人们都在说,股市摆脱了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长期表现不佳的局面。然而今天,东证指数遭遇有史以来最严重的抛售,日本股市在开盘后持续暴跌,日经指数已下跌4200点。
“这是非常罕见的状况,可以说问题的严重性是创记录的。它暴露了日本经济深层的结构性矛盾。” 南开大学日本研究院副院长张玉来告诉潮新闻记者。
图源:视觉中国
“蝴蝶效应”掀起巨浪
暴露经济结构性的弊病
人们常说,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当前资本市场波动,折射了日本经济的脆弱性。
实际上,在日本股市在历史上有几次大跌,最严重的一次是1987年的黑色星期一,全球遭遇最严重的金融危机,纽约股市大跌之后,联动地把日本股市带下来。
1987年10月8日,日本股市大跌了3836点,但在上周五8月2号,日本是跌了2216点,程度仅次于1987年那一次。而今天,股市大跌超4千点,一下子超过黑色星期一的跌幅,梦魇再度重现。
“日本股市的两次下跌,背后是深刻的结构性矛盾,更是长期积累的弊病。”张玉来说,日本对世界对全球化是高度敏感的,蝴蝶效应现在日本经济上体现得非常明显。
张玉来介绍,首先,日本股市与美国股市是联动的,依附性特征非常显著。这次下跌的导火索是美国公布了最新就业状况等一些不理想的经济指标,对日本股市形成了重创,表明日本对美国在经济层面严重的依赖性。
这30年来,日本已经建立了一个适应全球化经济的经济体制。从对外净收入来看,日本已经是33年世界第一,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日本的优秀企业主要是海外盈利,大部分利润来自于海外市场,大量的企业是盈利的,这也是支撑过去股市上涨的重要原因。而日本的能源资源几乎全部靠进口,它海外的直接投资余额超2万亿美元,对外依赖性很强。
虽然日本的布局深深地嵌入到全球经济当中,但是,近几年的国际时局和经济格局的一系列变化,导致了经济全球化遇阻,以及地缘政治的危机,对日本形成了巨大考验。
张玉来介绍,美国现在的对华“去风险化”,也就是把重要的行业跟中国脱钩,在这种形势下日本很“难受”,因为中国市场是日本非常好的盈利点。当全球化遇到问题,他被迫选择了向美国经济靠拢,经济自主性越来越弱,它对美国经济的波动越加敏感。
所以,当海外经济对它形成巨大支撑的时候,日本经济的结构性软肋就凸显了,国际上发生任何地缘政治冲突,比如伊朗和以色列的冲突,这些都会引发蝴蝶效应,对日本经济产生很大影响。
图源:视觉中国
大刀阔斧的金融改革
担忧集中爆发
日本股市崩盘,除了长期的结构性因素之外,还有一些导火索,显然,这把火已经烧到了眼前。
2021年,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执政之后,提出了一套“新资本主义计划”,旨在提振日本经济。的确,这两年日本股市屡创新高,日本经济也出现复苏,有人说,岸田文雄的“新资本主义”让日本经济从失落的30年里醒来了。
按照“新资本主义”的构想,岸田文雄政府进行了大刀阔斧的金融改革,推行小额免税制度(NISA)的全面化,这是面向居住在日本的20岁以上的个人的投资优惠税制。
“他的目的是想把在日本民众的2000万亿日元的资产当中,至少要有1/4投资到股市上来,以此活跃整个资本市场。现在确实是见效的,今年上半年注册开户的是244万户,去年是100万户。今年NISA的投资额达到了5.8万亿日元,去年上半年是1.3万亿,投资额度扩大了4.6倍。”张玉来说。
小额免税制度,投资的主要是投美国市场,当美国经济出了问题之后,NISA中的资金充满了担心,他们对美国企业开始怀疑,认为这里存在泡沫。这种担心在美国经济出现问题的时候集体爆发,市场信心就崩溃了,大量资金开始撤出来。
另一个导火索的因素,就是日元升值。
上周五,日本央行召开了货币委员会,宣布将政策利率从0%至0.1%提高至0.25%。“这个动作看似很小,但它同时还附加一个缩表的动作,要把购入日元的日元国债的量要减少,这表明了央行的一个态度。日元对美元汇率迅速升值,从160左右升到了142左右,冲击性非常强。”张玉来说。
“按照传统的认知,股市上的资本认为日元升值必然导致日本企业利润下降,而他们持有的股票都是企业的股票,在这种形势下,他们预测很快投资收益会下降。”张玉来说。
至于此次崩盘,还有心理上因素。日本经济在1989年达到最高点之后,1992年突然间泡沫崩溃,整个房地产价格腰斩,股市一直下跌。这种历史上的大跌,对日本民众和资本机构来说心理冲击非常强烈,所以这次大家都充满担心。
“我认为这次的股市震荡,可能需要几天才会恢复。最关键的是看接下来美国股市的表现,如果美国股市出现连锁性反应,近几天内日本的股市不会很快就恢复上扬。”张玉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