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影响深远,却很容易被忽视的大事件。
近日,人社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通知,个人养老金制度从 36 个先行试点城市扩大至全国推广。
消息一出,立马冲上了热搜。但说实话,看热闹的人很多,看懂的人却很少。
有人心酸——我们连企业年金、职业年金都还没交明白,哪有余力交个人养老金?
有人吐槽——税收优惠主要惠及新中产群体,但也只是 ” 毛毛雨 “,” 穷人交不起,富人看不上 “。
不过,这样理解,可能还是把这事想得太简单了。个人养老金的全国铺开,可以说是中国养老史上的里程碑事件。
为什么说中国 30 年期国债收益率跌破 2%,跟老龄化加速密切相关?
为什么中国人的养老要从 ” 养老靠政府 “(第一支柱)、” 养老靠单位 “(第二支柱)加快向 ” 养老靠自己 “(第三支柱)加快转变?
随着个人养老金的加快推广、投资品种的拓宽,越来越多的长线稳定资金也将注入资本市场,形成实体经济、资本市场、居民养老的互动大循环。
巨大的连锁反应,已经开始了。
个人养老金制度,为何突然全国推广?到底值不值得买?
首先,这是一个自愿参与的制度,简单来说,就是自己给自己存款养老。
除了退休人员,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或者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打工人,均可自主自愿购买个人养老金,不具有强制性。
那么,怎么吸引大家自愿交个人养老金呢?政策上给了明显的好处。
目前,个人养老金最大的吸引力在于免税,可以省下一部分的个人所得税。所以,每年的缴纳额度最高不得超过 12000 元。
举个例子,小吴去年在扣除免征额、专项附加扣除等等以后,应纳税所得额是 5 万元,对应的个税税率是 10%。这个时候,如果小吴把 1.2 万元存入了个人养老金账户,那么他需要缴税的收入就变成了 3.8 万元。交了个人养老金的 1.2 万元,不再需要交税,这就省了 1200 元。
按照中国个税标准,所得税最高税率为 45%,意味着对高收入群体来说,交个人养老金最多一年可以省税 5400 元。
有人计算了不同收入层次的群体(考虑 4.8 万专项附加扣除额)后,交足个人养老金的省税表格,对照一下就很清晰了:
也就是说,对于税前年收入在 106.8 万以上的群体,交足个人养老金之后,才能享受到 5400 元的省税额度。
此外,个人养老金在提取时还要缴纳 3% 的所得税,对于个人所得税税率为 3% 的打工人来说,存款时省下的个税,提取时又重新还回去了,因此他们缴并不划算。
根据国家税务局的最新统计数据,我国无需缴纳个税的人数占比超过七成,此外还有将近两成的人适用 3% 的所得税税率。
这么一合计,大概就只有税前年收入在 9.6 万以上(不考虑专项附加扣除额),大约占比 10% 的人群,才可能有显著动力去 ” 享受 ” 个人养老金。其余大约九成的人,是享受不了省税好处的。
正因如此,在过去两年的试点中,个人养老金的参与并不普遍。很多人只是为了参加银行的活动,稀里糊涂地开通了账户,但是并没有往里面存钱,即使存钱了,金额也不太多,也没怎么用于理财投资。
去年底,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透露了一组数据:
中国个人养老金参保率仅为 23%,已经不算低了。比一些发达国家如芬兰(18%)、奥地利(17%)、丹麦(17%)、西班牙(16%)、意大利(15%)、法国(12%)都要高。
但是,对比开户人数,实际缴存人数比例过低,仅为 22%;对比缴存额上限,实际缴存金额比例太低,仅为 2.5%;对于缴存额来说,实际投资的资金比例较低,约为 61%。
根据 21 世纪经济报道,截至 2023 年末,个人养老金户均缴费水平约 2410 元,远低于个人养老金账户 1.2 万元 / 年的缴费上限。
2400 元,也许是多数人愿意交个人养老金的平均数。
既然民众积极性并不高,国家为何着急全面推广个人养老金制度呢?
这可以从养老金体系的 ” 三大支柱 ” 来理解。从全世界的经验来看,养老体系的第一支柱为基本养老保险和全国社保基金,第二支柱是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第三支柱才是个人养老金。
目前,中国养老的基本面是,对第一支柱的依赖度过高,都眼巴巴指望 ” 政府养老 “。
但在其他发达国家,大多已经建立起了第二、第三支柱,指望 ” 政府养老 ” 的是极少数。第三支柱占 GDP 的比重,加拿大(65%)、美国(73%)、澳大利亚(78.8%)、英国(33.2%)等都远远高于中国(0.1%)。
各国个人养老金规模及结构,数据来源:OECD、ICI、WIND、人社部,截至 2020 年末
在美国,联邦社保基金、雇主养老计划和个人退休账户分别对应第一、第二及第三支柱。根据 ICI 和 SSA 数据,截至 2023 年末,美国第二、三支柱养老金规模合计达 38.4 万亿美元,其中第二支柱为 22.4 万亿美元,第三支柱为 16 万亿美元,占比分别为 54.4% 和 38.8%。
根据 CRS(国会调查服务)的数据,大概 1/3 美国家庭有个人养老金账户。可见,美国基本上不靠国家养老。
在日本,目前也是第一支柱占比较大,但第三支柱增长迅速。截至 2021 年末,日本第一支柱规模为 197 万亿日元,第三支柱规模为 29.35 万亿日元。截至 2014 年末,第三支柱规模仅占第一支柱规模的 2.8%。而到 2021 年末,这一数据上升至 15%,复合增长率高达 33%。
事实上,国际上不少发达国家,都经历过中国正在经历的养老体系建设阶段,即从第一支柱向第二三支柱转变。为什么非转变不可?
因为如今,光靠 ” 第一支柱 “,中国养老已经很难支撑。
根据社科院《中国养老金精算报告 2019-2050》,2020 年基本养老保险首次出现收不抵支,城镇职工的基本养老保险出现了将近 7000 亿的缺口。该研究预测,第一支柱养老金结余差不多在 2035 年左右就会被耗尽。
而作为第二支柱的企业年金,截至 2021 年,参与企业年金的企业数有将近 12 万个,参与人数超过了 2800 万,但只占城镇就业人口的 6%。也就是说,覆盖率仍然非常低。
正因如此,个人养老金制度的推广,也是顺势而为、势在必行。要知道,中国现今的养老水平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保障老有所养。
关于养老水平,有个专业的指标叫做养老金替代率,即指劳动者退休时的养老金领取水平与退休前工资收入水平之间的比率。根据世界银行的建议,养老金替代率在 70%~80% 就可以保证退休以后生活水平基本保持不变,60% 的替代率只能保证最基本的生活水平,55% 已经处在警戒线附近。
比如你现在月薪 1 万,还能实现咖啡自由、偶尔看场演唱会,你老了还想维持这样的体面生活,那你最好退休后每月还能领取 7000 块以上的养老金,如果领 6000 块只能保证最基本的生活,如果低于 5500 块,那就比较凄惨了。
目前,中国的养老金替代率是 45%,仍然低于 55% 的国际警戒线水平,且还在下降。央行金融研究所前所长姚余栋甚至预估,未来可能进一步下探到 20%。
让个人养老金更好、更快地发挥作用,已经成了一件迫在眉睫的事。
破局的切入点在哪?
如何才能让个人养老金更受欢迎,让更多人自愿 ” 用起来 “?
事实上,国家在政策设计上也审慎考虑了这一点,做了不少探索和安排。简单概括重点,就是一句话:
——让个人养老金变得更 ” 会赚钱 “。
对,没错,个人养老金除了省税之外,它还能赚钱啊!
目前的个人养老金,账户内的资金以活期存款的形式留存,享受活期利息,同时还可以进行理财投资,这才是赚钱的关键。截至 12 月 17 日,个人养老金产品已包括 26 款理财类产品、466 款储蓄类产品、165 款保险类产品和 285 款基金类产品,可投资产品数量超过 900 只。
很多人没有注意到的是,此次个人养老金还做了一些投资上的重大调整。
在前两年试点的时候,个人养老金可以购买理财产品、储蓄存款、商业养老保险、公募基金等金融产品。现在呢?
通知明确,要进一步拓宽到投资国债、特定养老储蓄、指数基金等。
此外,通知还鼓励金融机构研究开发符合养老金特性的金融产品。中国证监会公布的最新个人养老金基金名录,已经从三季度末的 199 只扩容至 284 只,多家公募旗下指数基金、ETF 及相关联接基金也被纳入个人养老金基金名录。
也就是说,养老金和股市之间的关系将越来越紧密,以此提升其 ” 赚钱效应 “,拉动越来越多的人交纳个人养老金,形成良性循环。
更重要的是,通知还特别提到,鼓励金融机构在与参加人协商一致的情况下,探索开展默认投资服务。
这一点太关键了,可能会极大提高个人养老金的投资效率和收益。
什么是默认投资服务?
即由专业的金融机构自动帮助参加人做出投资选择,管理账户资金。
直白地说,就是你把钱存入账户,即使什么都不操作,系统也会主动帮你进行合适的投资。
一旦默认投资全面启动,个人养老金账户自然也不会存在投资比例低的问题了,这些海量的资金注入资本市场,在运转得当的情况下,也有助于稳定股市、创造收益,形成 ” 居民养老 – 资本增值 – 实体受益 ” 的良性大循环。
在这方面,同样可以参考太平洋彼岸的样本。美国在 2006 年实施了《养老金保护法案》,引入了默认缴费率及默认投资配置。这一举措,让 ” 懒汉 ” 们体会到了 ” 躺平 ” 赚钱地快乐,越来越多的人把钱投入养老金。得益于美股走势,默认投资的养老金也获得了相当不错的回报。
据美国投资公司学会数据,截至 2023 年底,美国养老金资产达到 38.3 万亿美元,养老金规模与 GDP 比重达到 140%。养老金,已经成为美国经济增长非常重要的支撑点。
当然,要实现这一点,不能只靠养老金投资服务,其与实体经济发展、科技创新、资本市场管理必须齐头并进、互相支撑,共同繁荣。
目前来看,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个人养老金迈出第一步,仅仅是一个开始。
参考资料:
吴晓波频道:为什么说个人养老金适合新中产
三联 · 生活周刊:个人养老金全国正式推广,普通人到底该不该买?
叶檀财经:里程碑事件背后,最关键的地方,竟然没人看懂?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一文读懂中国养老金体系现状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 智谷趋势 Trend”,作者:碎叶冬青 暴雨,编辑:剑书,36 氪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