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软件给大企业,一门烂透的生意

中国企业软件行业很有意思,曾经欧美软件几乎垄断大企业市场,赚得盆满钵满。国内软件公司羡慕得不行,坚信 ” 得大企业者得天下 “,千方百计想要切进去分一杯羹。

如今在国产化的加持下终于如愿,却发现卖软件给大企业,原来是一门烂透的生意。

你可能会说:此言差矣,SAP、Oracle 在中国不就很赚钱吗?所以卖软件给大企业,也是一门好生意!

当然了,我们 2000/ 人天的单价,人家能卖到 8000,怎么可能不赚钱?

但是,为什么 SAP、Oracle 能卖到 8000?本质上是因为他们卖的不是软件,而是解决方案。

举个例子,同样都是 Oracle 软件,IBM 来交付就能卖到 6000/ 人天,而国内某知名 IT 咨询公司来交付,就只能 2000/ 人天,这说明了什么?

那么,为什么 ” 卖软件给大企业 ” 不是一门好生意呢?

第一个原因就在于,在国内企业的眼中,软件不值钱。

特别是在大企业的眼里面,卖软件的公司和 IT 外包公司没啥本质区别,妥妥的低端行业,能混个温饱就行了,还想赚我钱?做梦!

所以我们看到几个很普遍的现象:

第一个现象:在招投标阶段,基本就是 ” 最低价中标 ” ——只要中标的公司在项目交割前不会倒闭,那么自然就是价格越低越好。

什么?价格太低影响质量?

客户会想:反正都是一群码农,我让怎么做就怎么做,能有多大质量差别?

第二个现象:疯狂加需求。

国内软件公司有一个通病,为了拿下订单,在合同条款上无底线的让步,经常签下不平等条约:甲方权力无限大,乙方风险无限大。

有合同在手,甲方就喜欢疯狂加需求——反正合同的约束条款写得比大海还宽。

我一个朋友负责软件公司的交付团队,有一个项目,客户加需求实在太过分,如果真交付完,裤衩都会亏光。

朋友迫不得已撤出了团队,然后自己亲自上门和客户谈判。

客户: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嚣张的软件公司!既然敢擅自撤出团队!

朋友:领导,首先给您道个歉,但是这个项目的需求太多了,我们实在支撑不住。

客户:怎么可能?我看你们也没有投入多少人啊?

朋友:我给您算算,这个项目一共 10 个人,每个人的工资要 XX 万,差旅费 XX 万,就这两项算下来已经不赚钱了。

最终的结果就是,客户看确实已经压榨到了极致,于是取消了很多不重要的需求,让项目得以继续。

这两个现象生动的说明了:在客户心目中,软件不值钱,软件公司也不该赚钱!

卖软件给大企业是一门烂生意的第二个理由,则是中国大企业的个性化需求太多,导致二次开发失控。

这一方面是大企业固有的属性,比如:业务形态复杂,自然就有更多个性化需求;公司已经部署了多套复杂软件,自然就需要大量的接口开发。

另一方面则是中国本土软件服务大企业的经验还比较欠缺——举个例子,一个国产化替代项目,原计划 1 年上线,结果拖了快 2 年还没有验收。

很多同学会好奇,欧美企业难道就没有个性化需求吗?

其实都有,只不过欧美的人工很贵,所以员工都养成了 ” 自助 ” 的习惯,对软件的应用能力普遍比国人要强。

加上国外的二次开发费用非常高,同时二次开发太多也会大幅增加运维、升级的成本,因此国外企业相对更容易接受标准功能。

但是在中国就不一样了,人工成本这么便宜,加上又和软件公司签了 ” 不平等条约 “,企业恨不得让软件厂商把整个系统的页面都重做一遍!

读到这里,你可能会问:是不是中国软件行业就没有希望了?

这个肯定不是,不过要更快地把这门 ” 烂生意 ” 变成 ” 好生意 “,我们需要走两条不同的路径。

路径一:聚焦腰部企业。

如果我们的生意模式还是 ” 卖软件 “,那就要尽可能地把软件卖给腰部企业。

虽然腰部企业的付费能力比不上大企业,但是能够适应标准化产品,这就让软件公司盈利变得更加轻松!

比如,很多 SaaS 公司的标准产品因为生命周期不长,根本覆盖不了大企业的需求,如果强行卖给大企业,那就需要面对海量的二次开发,亏得裤衩都不剩。

反而那些拥有大量腰部企业客户的 SaaS 公司赚到了钱。

当然了,也不用把大企业视为 ” 洪水猛兽 “,毕竟,大企业是软件公司很好的学习对象。

但是,除非我们的产品和交付能力足够地强,否则就不要把 ” 卖软件给大企业 ” 变成核心的收入来源。

第二条路径,就是不卖软件给大企业,而是卖方案给大企业。

对于国内大企业来说,工具不值钱,但是解决公司核心问题的方案很值钱。

举个,SAP、Oracle 的售前打单,从来都不聊产品功能,而是聊企业战略、经营难点和解决方案。

这其实不是中国特色,在欧美也一样。

以 Salesforce 为例,在早期, Salesforce 也是 ” 卖软件给大企业 ” 的思维,结果只能拿到一些边角料项目。

后来 Salesforce 的创始人贝里奥夫发现不对劲:为什么我们总是拿不到大合同?

于是他亲自去拜访客户的 CEO,指出公司存在的关键问题,并且给出一个数字化转型的方案,成功把 ” 边角料项目 ” 变成了 “CEO 项目 “。

我也和 Salesforce 中国区一位产品总监聊过这个话题,他直言不讳地告诉我:Salesforce 打单的诀窍,就是 ” 不卖软件,卖方案 “。

当然了,要把 ” 卖软件 ” 变成 ” 卖方案 “,就需要软件公司的核心团队具备与 CEO 平等对话的能力,能一针见血的指出企业存在的问题,并且给出令人信服的解决方案。

这条路很难,但是做大企业的生意,这就是一条必须得走的路。

(0)
广众网的头像广众网
上一篇 2024年12月25日 下午12:53
下一篇 2024年12月25日 下午12:54

相关推荐

  • 英特尔CEO宣布退休,将获得约1200万美元的离职金

    2024.12.04 星期三韩国戒严令风波后,韩股开跌近 2%,韩国准备部署 10 万亿韩元的股市稳定基金 短暂戒严令结束后,韩国 KOSPI 指数开跌 1.97%。 据韩联社,韩国监管机构称,随时准备部署 10 万亿韩元的股市稳定基金。 小米相机部大佬离职?王化辟谣 近日,网传 ” 小米相机部大佬离职 “。12 月 3 日,小米集团…

    2024年12月4日
    1500
  • 因为苹果,这个最穷的地方富了

    ‍‍ 作者 | 南风窗记者 姚远 编辑 | 赵靖含 ” 地球癌症 “,这个形容真是恰如其分。 行驶于破碎的丘陵之中,车速不快,却颠簸得令我几乎从座位上跳起来。窗外一片萧瑟,一坨坨灰黄与棕红的色块堆填在千沟万壑之中,像癞蛤蟆的皮肤,像一处溃烂的伤口。 这些红紫色与灰绿色层理交错、像 ” 五花肉 ”…

    2024年12月4日
    2800
  • A股“诺言效应”

    文 | 锦缎 罗伯特 · 哈格斯特朗所著的《巴菲特之道》,详述了贯穿巴菲特各类投资的共同标准:能够产生令人满意的投资回报,股价没有过高,以及管理层能够保持诚信。 投资回报率和估值水平,是市场存在的客观因素;而管理层的诚信,才是这句话的内核。 2023 年初,我们曾依据企业的财务指标和社会评价,整合了一套企业信用分的评价体系(详见《A 股信用榜》)。2024 …

    2024年12月11日
    2000
  • 全球资金竞相扫货中国资产:既见未来,为何不Buy!

    财联社 10 月 3 日讯(编辑 潇湘)越来越多的迹象显示,中国股市的强劲反弹正在引发一场全球投资组合的方向性转变,不少海外投资者正纷纷绞尽脑汁,试图搭上这波顺风车。 据市场观察人士表示,早些时候离开中国股市、转而投资日本和东南亚股票的资金浪潮,在中国政府最新的刺激政策出台后,正极力尝试扭转方向。这种转变在节前其实便已经悄然开始:韩国、印尼、马来西亚和泰国的…

    2024年10月3日
    2500
  • 被9.9元套餐卷伤,餐饮人开始反对价格战

    有囤餐饮券习惯近两年的吴晓敏,在对比了各平台商家推出的优惠券后,打消了在双十一下单的念头。 ” 经常买的几个餐饮品牌折扣力度基本和平时差不多。观望了大半个月,就星巴克将平时一款 38 元的套餐价调到了 35.9 元。最近,这款产品还下架了。” 吴晓敏说道。 ” 史上最长双十一 ” 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电商平台上…

    2024年11月1日
    42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