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使用户口本进行结婚登记的规定,作为民政部最新《婚姻登记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的一部分,引发了广泛讨论。这一变动让人不禁猜测其是否旨在提振结婚率。在当今社会,年轻人选择结婚的数量持续减少,已成为一个长期趋势。上半年的结婚登记数据创下了近十年的新低,仅约为2014年同期的一半。过去十年中,除2023年外,每年的结婚登记数量均呈下滑态势。
值得注意的是,自1990年以来出生人口的减少导致适婚年龄青年基数下降,使得结婚率降低的现象更加显著。此外,20-49岁单身青年的数量在整体青年人口规模缩减的背景下反而增加,且初婚年龄不断推迟,2020年平均初婚年龄已升至28.67岁,较2010年推迟了约四年。研究显示,近年来,我国单身人士预期保持单身的时间长度在快速延长。
因此,年轻人延迟或放弃结婚,既反映了同龄人中单身状态比例的上升,也体现了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较晚结婚。简化结婚流程,特别是取消户口本要求,理论上降低了结婚的“入门障碍”,尤其是对那些因家庭因素未能获得户口本支持的年轻人而言,是一个积极信号。但这很可能只影响少数人群,因为大多数选择不结婚的年轻人或是出于自愿,或是受到经济、教育等更深层次因素的制约。
对于被动单身群体,尤其是在农村地区面临性别比例失衡的男性,经济条件往往是决定能否结婚的关键。而主动选择单身的城市青年,其婚姻观念往往更注重个人发展、情感认同及工作与家庭的平衡,结婚程序的简化对他们决策的影响微乎其微。
尽管如此,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中国的单身现象尚未达到“单身社会”的程度。当前中国社会仍普遍重视婚姻,尽管婚姻观念正在逐渐演变,更多年轻人开始重视婚姻的精神价值和个人意义。简化婚姻登记流程,可视为适应这种现代婚姻观念转变的一个步骤,强调婚姻基于双方自愿,而非外界干预。
最终,结婚与否,以及婚姻在人际关系中的地位,都将随社会文化、经济结构的变化而变化。参考美国等国家的经验,社会对不婚态度的转变可在短时间内发生显著变化,显示出观念的强大力量。专家们认为,对于结婚率的下降,无需过分担忧,关键在于如何适应未来可能出现的单身社会趋势,比如完善单身生育保障和养老服务体系,确保每个人都能根据自身意愿自由选择生活方式,无论结婚与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