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六小龙」首个IPO来了?

与DeepSeek、宇树科技、游戏科学并称“杭州六小龙”的杭州群核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下称“群核科技”),又一次开启了IPO计划。若成功上市,其有望成为“全球空间智能第一股”。

群核科技并非首次尝试IPO。早在2021年,它就曾瞄准美股市场,定位为“3D云设计第一股”,但未能如愿。四年后的今天,群核科技转战港股,定位已变为“全球空间智能第一股”。

定位变化的背后,与四年前相比,群核科技的业务基本面发生了哪些变化?

四年过去了,业绩有何变化?

群核科技成立于2011年,公司三位创始人分别为黄晓煌、陈航、朱皓,其中黄晓煌曾在英伟达负责CUDA开发。早在2021年6月时,“群核科技”便曾向美国递交招股书拟赴纳斯达克上市。

彼时,公司主打的概念为“3D云设计第一股”,不过在业内人士看来,群核科技更多的是一家“家装SaaS”平台,是继齐家网成为“互联网家装第一股”后,有望第二家上市的“互联网家装企业”。据彼时群核科技招股书内容,2019年—2020年以及2021年一季度,群核科技实现营业收入2.82亿元、3.53亿元以及1亿元,收入主要来源于付费用户订阅;同期净亏损分别为2.60亿元、2.97亿元、1.17亿元,营收不大但亏损不小。

由于亏损和当时上市审核程序等多方原因,群核科技并未能如愿上市,此后IPO事宜一度搁浅。而今,再度重启IPO,基本面发生了哪些变化呢?

据群核科技最新招股说明书,2022年—2023年及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公司营收分别为6.01亿元、6.64亿元及5.53亿元;同期,公司经营亏损4.02亿元、2.94亿元及1.28亿元,呈亏损减缓趋势,但仍未摆脱亏损泥淖。

图片

如果按照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计量,2022年—2023年及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群核科技经调整亏损净额分别为7.04亿元、6.46亿元及4.22亿元,近三年累计亏损17.72亿元。

图片

据招股书说明,公司产生经营亏损主要因公司的业务性质、持续致力进行研发及增长战略有关,云原生订阅产品通常需要在产品开发及客户获取方面进行大量前期投资,以提高市场接受度。随着产品部署规模持续扩大及客户群体增长,这将带来更高的利润率。

然而有意思的是,在群核科技的研发之初,公司2022年—2023年及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研发投入分别为4.38亿元、3.91亿元及2.63亿元,占总收益额72.9%、58.9%及47.6%,呈缩减趋势;而销售及营销开支,则分别为3.21亿元、3.56亿元及2.48亿元,占收益总额53.4%、53.7%及44.9%,呈增长趋势。

图片

长期亏损背后,与真实营收能力并不对等的研发及销售等成本支出,意味着公司在业绩经营过程中存在大量有待优化的空间。

空间智能,也是红海一片

据群核科技最新招股书内容,目前群核科技旗下主要包含空间设计软件酷家乐、海外版产品Coohom,以及面向室内环境AI开发的下一代空间智能解决方案群核空间智能平台(SpatialVerse)三大产品矩阵。

其中,酷家乐是公司最为核心的“现金牛”产品,这也是四年前群核科技启动赴美上市时的主打产品。据沙利文数据,按2023年平均MAU数目计算,酷家乐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空间设计平台。然而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自2022年以来,公司的企业客户平均订阅收入和大客户净留存率均出现了下滑。

图片

图片

2022年、2023年及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九个月,群核科技分别服务33058名、41070名及45548名企业客户。每名客户订阅收入分别为14826元、13704元及13593元,呈下滑趋势。而在净收入留存率方面,同期公司企业客户和大客户留存率均出现下滑,分别为112.3%、106%及104.2%,及127.6%、115.5%及114.1%。

客户订阅收入及留存率的下滑,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公司产品用户黏性的下滑。

而在海外版产品Coohom方,这一同样是公司四年前上市时便已推出的产品,虽然代表着公司全球化市场的无限可能,但目前在整体营收中占比较小——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九个月仅占约7.4%总营收份额。

而空间智能平台(SpatialVerse),是群核科技2024年11月才推出的新产品,也是公司此次启动IPO招股核心定位“全球空间智能第一股”的重要支撑。这一产品虽然可被视为公司为AIGC、具身智能、AR/VR、机器人等领域公司提供精确3D空间合成数据的核心能力支持,未来也可能有着广阔的前景,但短期来看难以快速转变为核心盈利支撑。

在与新浪科技沟通中,某定位物理AI仿真系统与世界基础模型构建的初创企业创始人李通(化名)对新浪科技直言,“空间智能范围比较大,其实是苹果Vision pro提出空间计算的后续延伸产物,有点概念至上,但真正落地还得与具体行业领域结合,而且目前这一领域3D生成等技术尚未成熟,成本收益平衡难,面临盈利压力。”

该人士进一步指出,事实上空间智能相关的业务布局,并不仅仅是群核科技一家独有的提法。“目前家电领域的海尔集团,乃至于华为、百度等企业,也都先后推出各自的空间智能产品及相关方案,行业竞争激烈,群核科技作为未上市企业,在数据积累及相关技术储备方面,与上述企业均有不同程度差距。”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广众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zmdnky.org.cn/article/10212.html

(0)
广众网的头像广众网
上一篇 2025年2月17日 上午11:05
下一篇 2025年2月17日 上午11:05

相关推荐

  • DeepSeek爆火后,美国科技巨头面临灵魂拷问

    在本轮财报季上,美股科技巨头们正面临一场严峻的拷问。 一边,是Meta、谷歌、亚马逊等科技巨头继续着他们每家动辄数百亿美元规模的大手笔AI投资计划;另一边,是大洋彼岸的中国AI初创公司DeepSeek以不到600万美元的开发成本推出开源的R1模型,而在某些方面的表现甚至媲美OpenAI的o1模型。 差距悬殊的资金规模对比,让华尔街和硅谷开始质疑,原本的假设:…

    2025年2月8日
    7400
  • 张一鸣王兴老乡,干出一个490亿独角兽要IPO了

    一路融到G轮后,这家杭州明星独角兽再次冲向港股。 近日,AI医疗企业微医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三年半前,他们便踏上冲击IPO之路,可惜当时没能实现在港上市的心愿。 在这家公司的发展过程中,来自福建龙岩的廖杰远扮演着关键角色。作为创业老将,他不仅与字节跳动张一鸣、美团王兴以及雪球方三文等人是老乡,同时还是科大讯飞的雏形硅谷天音的早期创始人之一。 从红杉中国、高瓴…

    2025年1月20日
    8800
  • 独家|多家银行被要求不得过度宣传单一大模型使用情况,应聚焦“自主、自研”

    4月17日讯(记者 彭科峰)银行年报季行将结束,但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大部分国有行、股份行并没有在业绩发布会上就单一大模型的应用和效果上“大做文章”。原因何在? 日前,记者从多家全国性商业银行内部人士处获悉,考虑到数据安全等方面的原因,有关部门要求大型商业银行不得过度宣传单一大模型的使用情况,“更应注重自主、自研”。 “我们近期接到了内部通知,要求大型商业…

    2025年4月17日
    3600
  • 增收不增利背后:聚和材料如何应对光伏行业的“变局”?

    2月24日晚,光伏银浆行业的龙头企业聚和材料(688503.SH)发布了2024年的业绩快报。数据显示,公司营收达到125.14亿元,同比增长21.61%,但归母净利润却同比下降5.24%,仅为4.19亿元。这一“增收不增利”的局面,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 2月25日,聚和材料股价报收48.69元/股,微涨1.61%。尽管业绩表现不如预期,但市场似乎对其未来…

    2025年2月25日
    9000
  • 威脉医疗获B+轮融资

    2025年2月,YOUMAGIC研发公司威脉医疗完成数千万B+轮融资。本轮融资由锡创投和苏州锦昇资本领投。继2024年12月获得国内知名头部基金超亿元投资后,威脉医疗短期内继续获得知名国有资本注资。本轮资金将用于强化销售、市场渠道拓展、品牌建设等业务以及产品的持续研发投入。 作为无锡市政府人才引进企业,YOUMAGIC技术团队已与清华大学无锡应用技术研究院共…

    2025年2月18日
    50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