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吴证券业绩亮相,分红创新高、科技赋能是看点,2025年锚定AI赋能

4月26日讯(记者 赵昕睿)4月25日,以苏州为核心根据地的东吴证券同时披露2024年财报及2025年一季度报。公司年度分红创新高、业务牌照增加及业务拓展皆是此次披露值得关注的多个事项。

东吴证券业绩亮相,分红创新高、科技赋能是看点,2025年锚定AI赋能

财报显示,东吴证券2024年实现营收115.34亿元,同比增长2.24%,实现归母净利润23.66亿元,同比增长18.19%。近三年看,公司资产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营收及归母净利润逐年递增。以业务划分,仅投行同期相比下滑34.63%,资管业务、投资业务及财富管理业务同期相比分别增加10.26%、6.38%、2.30%。

值得关注的是,东吴证券首次落实多次分红,持续提高分红比例,2024年年度分红为历年最高,加上2024年中期分红,2024年度现金分红总额15.50亿元,占当年归母净利润的65.52%。

进入 2025 年,公司增长态势依旧稳健。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 30.92 亿元,同比增长 38.95%;归母净利润达到 9.80 亿元,同比增长 114.86%。营收增加主要源于经纪业务手续费净收入及投资收益同比增加。

在年报、一季报公布的同时,东吴证券同步披露了组织架构调整,将撤销投行总部及中小企业融资总部,投行业务管理委员会下设投行委业务总部、投行委质控中心、投行委营运中心三个公司一级部门。

纵观 2024 年全年发展,东吴证券在多个方面积极作为,推动公司进一步发展:

1.金融科技赋能提升质效:公司持续深化金融科技赋能,构建包括 A5 核心交易系统、大数据中心、智能化运营中台、财富数智指挥系统等在内的支撑体系,并依托数字化支撑系统,升级财富管理平台秀财 APP,打造“秀盈”投顾服务品牌,推出一站式证券资讯服务平台“东吴之声”,财富管理转型效果显现,资产管理规模实现较快增长。

2.取得多项业务资格:报告期内,公司成功取得互换便利操作资格。同时,获批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主承销业务资格,跻身债券业务全牌照券商行列。在推进国际化平台建设方面,新加坡子公司成为新加坡交易所认证主板发行管理人和凯利板全面保荐人,境外布局进一步完善。

3.研究业务市占率创新高:公司发挥宏观研究优势,助力“科特估”体系建立,研究业务市占率逆势创新高,达 2.70%。

资管业务增幅与投行下滑成鲜明对比

各业务板块中,资管业务实现营收3.89亿元,以 10.26% 的增幅成为业绩增长引擎,而形成对比的是,投行业务2024年实现营收7.05亿元,同期相比下滑34.63%,为唯一下滑板块。

资管业务方面,公司在报告期内新增多家国有大型银行及股份制银行代销渠道,并落地多笔机构委外专户业务,拓展债券投顾业务。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新发资管产品77 只、新发行规模 198.14 亿元,年末受托管理规模 595.27亿元,主动管理规模增长 10.57%,资管手续费净收入增长67.49%,存量待整改业务基本出清。东吴基金权益产品业绩大幅增长,加权平均收益率达 22.00%。

反观投行业务,报告期内,公司完成A股股权融资项目5单,承销规模9.05亿元。值得关注的是,公司2025年将通过东吴香港、东吴新加坡等海外子公司抢抓海外市场机遇,整合一二级市场资源,重点开展美元债、点心债业务,更好满足实体企业的海外金融需求。

投资及财富管理业务双轮驱动

报告期内,公司投资业务及财富管理业务实现营收71.78亿元、30.76亿元,同期相比增幅分别为6.28%、2.30%。

投资业务方面,公司权益类证券投资丰富多元资产配置,固收类投资业务则进一步强化投研能力建设,采用配置和交易并重的投资策略。

财富管理业务更显蓬勃活力。截至报告期末,新增客户总数 32.77 万户,同比增长 12.87%;客户资产规模 6,613.94 亿元,同比增长 3.16%;证券经纪业务净收入15.56 亿元,同比上升 7.64%。

公司权益类 ETF 峰值规模突破 100 亿元,创历史新高;代销金融产品保有规模达到 237.71 亿元,同比增长 1.91%;非货币公募基金保有规模达 122.59 亿元,同比增长 23.40%。两融业务同样表现亮眼,新开信用账户同比增长 48.25%,融资融券余额 200.97 亿元,接近历史高点。

面向 2025 年,东吴证券锚定金融科技转型方向,计划依托 AI 技术深度赋能财富管理。通过优化买方投顾服务体系、迭代智能投顾场景等举措,提升财富管理服务效能。

值得关注的是,东吴证券通过香港子公司加强发展经纪业务,重点加强高净值客户发展,开展港股及美股孖展业务。截至报告期末,东吴香港累计活跃客户量约1万户,客户托管股份总市值78.85亿港元,全年累计代理股票交易金额235.15亿港元。

2025年锚定AI深度赋能核心业务

科技能力正成为行业发展和变革的核心驱动力。作为首家自研大模型 “东吴秀财 GPT” 并完成算法备案的券商,公司通过AI应用研究先发优势,推动科技与业务深度融合。2025年,公司从财富管理到合规风控,科技赋能战略持续升级。

一是财富管理将深入推进AI赋能攻略,加快建设智慧中台,推进数智分公司建设,优化数字化展业和智能化服务生态,积极推动客户服务精准触达,塑造普惠金融新优势。

二是资管业务将增强数字化应用能力,推进运营、风控、投研平台建设,提升管理效能,赋能客户服务,做大资产规模,提升行业排名。

三是固收类投资业务将依靠科技赋能提升投研数字化水平,加快落地 AI 应用,持续优化投资交易业务平台功能,助力投研能力沉淀和过程管理精细化水平提升。

四是打造数字化智能化合规风控平台,积极探索应用 AI+ 合规风控智能化,持续推进“横到边、纵到底、全覆盖”的合规风控体系建设。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科创板日报,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zmdnky.org.cn/article/11738.html

(0)
科创板日报的头像科创板日报
上一篇 2025年4月26日 下午1:00
下一篇 2025年4月26日 下午1:00

相关推荐

  • 错过DeepSeek后:VC们的反思和下一个AI“神话”

    DeepSeek掀起的全球科技界讨论及接入热潮仍在延续。 从云厂商、芯片厂商、应用端大厂、汽车厂商再到电信运营商,DeepSeek的“朋友圈”还在持续扩容;与此同时,错过了早期投资的创投们也踏破了DeepSeek的门槛。据某头部投资机构人士向时代财经透露,在DeepSeek大火之前,其同事与DeepSeek创始人梁文锋常交流,“最后一次已是年前,今年则约不上…

    2025年2月13日
    5400
  • 美股终于“止跌反弹”?美银警告:上涨只是暂时的,除非……

    4月26日讯(编辑 黄君芝)近几日,随着特朗普态度缓和、美联储官员释放降息信号,以及科技股的带领,美股在一段时间的“跌跌不休”下终于实现了“四连涨”。 但美国银行(Bank of America)似乎不相信最近的股市反弹能够持续下去,而是认为,在不确定性持续存在之际,投资者最好逢高卖出。 美银首席投资策略师Michael Hartnett建议,在不确定性彻底…

    2025年4月26日
    500
  • 一年近300万家餐厅“阵亡”,2025年餐饮人何去何从?

    “很遗憾,要和大家说再见!” 临近年底,台湾知名小吃品牌“正豪大大鸡排”发布通知,其上海新世界城店于2024 年12月26日停止营业,中国大陆地区的所有门店,都将陆续于2024年12月31日前闭店。 随后,话题#正豪大大鸡排关闭中国大陆所有门店#登上热搜,这个在中国大陆开了10多年的炸鸡品牌突然“下线”,令人唏嘘。 然而,这仅仅是2024年餐饮行业动荡的冰山…

    2025年1月21日
    11800
  • 上海德同资本董事长邵俊:SaaS迎新机 企业“走出去”正当时

    4月17日讯(记者 陈美)4月12日,陆家嘴金融沙龙第六期聚焦“跨界融合,领航未来:资本赋能多领域创新生态”顺利举办,德同(上海)私募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邵俊就AI企业应用投资、SaaS行业发展及关税影响等议题分享了见解。 中国SaaS行业的困境与新特点 自2018年移动互联网To C领域增速放缓,企业服务领域备受关注,却发展不佳。邵俊指出,中国Saa…

    2025年4月17日
    3200
  • 也许是第一次,小米发布了一款激动人心但还无法量产的手机

    无法量产的亮银版,价格据说10万元都搞不定。

    2017年4月19日
    821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