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亿,背后

大基金三期又出手了,这次是人工智能。

近日,国家人工智能产业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成立,出资额600.6亿元。合伙人包括:国智投(上海)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智投私募)、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三期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基金三期)。

创投日报记者注意到,本次为大基金三期第三次出手,同时,国家人工智能产业投资基金落地的徐汇区,为上海首个人工智能发展集聚区。目前,徐汇区已有34个大模型通过国家网信办备案,占上海市的近60%。

大基金三期第三次出手

工商信息显示,该基金主要经营场所为上海市徐汇区冠生园路393号2幢5层510室,经营范围为以私募基金从事股权投资、投资管理、资产管理等活动。

根据已公开的资料,此次大基金三期出资的国家人工智能产业投资基金,是其注册成立后的第三次出手。

大基金三期于2024年5月24日成立,注册资本高达3440亿元人民币,超过了此前大基金一期、大基金二期的注册资本总和。

成立半年多后,去年底大基金三期首度出手:一日出资两只基金,金额超1600亿元。

对于大基金三期的投向,此前有媒体报道称,除了制造、设备和材料等细分领域,随着人工智能和数字经济领域的加速发展,AI相关芯片、算力芯片等或成为大基金三期投资的新重点。

一位头部机构投资人告诉创投日报记者,本次基金的成立体现了国家对人工智能产业的高度重视。而人工智能产业的快速发展需要强大的算力支持,尤其是高性能芯片、存储芯片等半导体技术。国家大基金三期的参与,有助于集中资源攻克这些技术,提升我国在全球人工智能领域的核心竞争力。未来投资方向预计将会在半导体和人工智能(硬件+软件)这两大主线上。

华鑫证券表示,算力芯片和存储芯片将成为产业链上的关键节点,大基金三期除了对半导体设备、材料等的持续投资之外,更有可能将HBM芯片等作为重点投资方向。

徐汇区跑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加速度”

国智投私募注册落地于2024年11月20日,主要经营场所为上海市徐汇区古美路1528号6幢8层849室,其股东包括:上海国盛(集团)有限公司实控的上海国盛资本管理有限公司(持股50%),中国诚通旗下的诚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持股40%),以及上海临港科创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持股10%)。

据悉,国智投私募在中基协登记的高管人员包括:法定代表人、总经理李维刚(此前曾任职于上海市国资委、上海国盛集团等),副总经理王晓禹(此前曾任职于诚通基金等)等。

近年来,人工智能作为战略新兴产业,备受上海政府和投资机构的青睐。

2024年底,上海发布《关于人工智能“模塑申城”的实施方案》,提出打造超大规模自主智算集群、构建多层次语料供给体系等基础设施的目标。

中国城市发展研究院相关专家袁帅告诉创投日报记者,大基金三期作为专注于集成电路产业投资的机构,拥有丰富的产业经验和深厚的资源积累,而上海国资则代表了地方政府的投资意志和市场化运作能力。

“两者合作,不仅能够确保基金投资的专业性和精准性,还能有效整合产业链上下游资源,推动人工智能与集成电路产业的深度融合与发展。这种合作模式体现了国家与地方在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上的协同作战,共同助力我国人工智能产业迈向新的高度。” 袁帅说。

值得一提的是,国家人工智能产业投资基金落地的徐汇区,为上海首个人工智能发展集聚区,该区正在跑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加速度”。

2023年,全国首个大模型创新生态社区“模速空间”在徐汇区成立。“模速空间”揭牌一周年以来,已吸引近百家大模型初创企业入驻,带动该区200余家大模型企业加速集聚。目前,徐汇区已有34个大模型通过国家网信办备案,占上海市的近60%。

徐汇区此前还发布了推进“人工智能+”十大行动,涵盖模型能力跃升、创新策源突破、场景应用牵引、孵育范式升级、产业集群倍增等方面。十大行动旨在推动徐汇区加快建成全国人工智能高地。其中,“创新策源突破行动”提出,加强新型研发机构间深度合作,推动科学智能创新研究,加快具身智能和类脑科学等前沿技术攻关。

此外,去年夏天,上海三大先导产业母基金中的人工智能母基金,规模为225亿元,亦正式落地徐汇区。该母基金重点投向智能芯片、智能软件、自动驾驶、智能机器人等领域。

特别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广众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zmdnky.org.cn/article/5053.html

(0)
广众网的头像广众网
上一篇 2025年1月21日 上午11:05
下一篇 2025年1月21日 上午11:05

相关推荐

  • 佳迈股份完成新一轮近亿元融资

    近日,佳迈股份宣布完成新一轮近亿元的融资。本轮融资由弘晖基金领投,博源资本、靖烨投资、珠海高新金投等跟投。本轮融资将进一步助力佳迈股份在气动元件领域的研发创新和产能扩张,加速中高端气动元件的国产化替代进程。此前,佳迈股份已获得诺华资本、芯动能、芯创资本、丰年资本等产业及风险投资机构的投资。 佳迈股份深耕于气动、精密控制领域十余年,是一家专注于中高端气动元件研…

    2025年2月18日
    7300
  • 连续出手,上实资本岁末领投6家上海生物医药企业

    2024年,生物医药行业的投融资总额仍在下行通道,融资数量与金额均不及往昔。根据医药魔方数据,全年一级市场融资总额回落至283亿人民币,是过去五年的最低值,不及2021年的1/3。可知的融资交易数量也在快速下跌,全年仅356起。曾经炙手可热的生物医药企业也纷纷表示2024年面对融资寒风四起。 导致如斯现象的原因不难推导。资本寒冬、IPO通道收紧、投资人态度愈…

    2025年1月22日
    5600
  • 张一鸣王兴老乡,干出一个490亿独角兽要IPO了

    一路融到G轮后,这家杭州明星独角兽再次冲向港股。 近日,AI医疗企业微医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三年半前,他们便踏上冲击IPO之路,可惜当时没能实现在港上市的心愿。 在这家公司的发展过程中,来自福建龙岩的廖杰远扮演着关键角色。作为创业老将,他不仅与字节跳动张一鸣、美团王兴以及雪球方三文等人是老乡,同时还是科大讯飞的雏形硅谷天音的早期创始人之一。 从红杉中国、高瓴…

    2025年1月20日
    8800
  • 半年亏了1个亿,俞敏洪可曾后悔「去董化」?

    在东北各地旅游的俞敏洪,可能有些“坐不住了”。 两天前,东方甄选发布2025上半财年报告。这也是自2024年7月底董宇辉离职后,东方甄选发布的首份业绩报告,其表现令人大失所望。 财报显示,截至2024年11月30日止六个月(去年下半年)内,东方甄选核心业务(持续经营业务)净亏损达到9650.3万元,上年同期则为盈利1.6亿元,同比由盈转亏。并且,持续经营业务…

    2025年1月24日
    5400
  • 开年,招商有了新变化

    2025年开年之际,国办发布《关于促进政府投资基金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可谓是一石激起千层浪。“不以招商引资为目的设立政府投资基金”,“鼓励降低或取消返投比例”等崭新的提法,给政府引导基金带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大变局。 恰在《指导意见》正式发布之前,投中网联合粤科金融集团,在广州举办了《2025中国政府引导基金创新发展闭门研讨会》。这次研…

    2025年1月27日
    99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