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00家茶叶店,即将撑起一个IPO

多次寻求在A股上市未果,八马茶业“改道”港股。

1月17日,八马茶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八马茶业”)正式向香港联合交易所递交上市申请,联席保荐人为华泰国际、农银国际、天风国际。

根据最新披露的招股说明书显示,八马茶业是高端中国茶领域销量第一名,线下门店总数达到3501家。此外,根据中国茶业连锁行业报告,“八马”品牌的知名度于2024年位列行业第一。

即便知名度颇高,但回看八马茶业的上市之路,不可谓不曲折——2021年至2023年,先后冲击创业板和主板,最终等来的都是终止上市审核。

资本市场不爱茶企,早已是公开的秘密。如今,八马茶业再闯港交所,能否如愿以偿?

“铁观音世家”闯关港交所

八马茶业的创始人王文礼,出生于福建安溪的铁观音世家。上个世纪90年代,王文礼离开深圳,回到故乡福建,接手了家族历史悠久的“信记”茶行,并在此基础上创立了八马茶业。

1997年,八马茶业成立;1998年,八马茶业在深圳设立首家连锁专卖店,开启连锁经营模式;2008年,八马茶业进一步开发铁观音产品,推出了代表性产品之一——「赛珍珠」系列铁观音。

致力于为消费者提供高品质中国好茶,八马茶业在高端茶领域奠定了销量第一的地位(以2023年销售收入计),据悉,八马茶业信记号子品牌专注提供高端年份普洱茶,而万山红子品牌则专注于提供迎合追求口味多元化及高质价比的年轻消费者及女性消费者的产品。

截至目前,八马茶业产品覆盖乌龙茶、黑茶、红茶、绿茶、白茶、黄茶等全品类茶叶及茶具、茶食、茶饮等非茶叶产品。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以销售收入计,2023年中国茶叶市场规模已达到3347亿元,预计将于2028年进一步达到4276亿元;高端茶叶市场呈现出更为快速的发展势头,2023年中国高端茶叶市场规模达到1052亿元,预计将于2028年进一步达到1404亿元。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八马茶业的门店总数(包括直营店及加盟店)为3498家,其中加盟门店数量为3224家。截至2025年1月10日,线下门店总数达3501家,覆盖一线城市、新一线城市、二线城市及三线及其他城市。

众多加盟商,撑起了八马茶业业绩的“半壁江山”,2022年、2023年及2024年前九个月,八马茶业向加盟商销售产生的收入分别为9.12亿元、10.73亿元与8.19亿元,占同期总收入的50.2%、50.6%及49.7%‌。

IPO前的股东架构中,王文彬持股25.38%,王文礼持股20.38%,天津长峰持股6.87%,成都新津持股3.00%,福建七匹狼及其关联人士旗下的泉州百应、晋江百应成分别持有2.61%和1.95%的股份。

年入22亿,IPO“屡战屡败”

事实上,八马茶业早前已数次冲刺资本市场,后均不了了之——早在2015年八马茶业股票就以公开转让方式获准在新三板挂牌,后自2018年新三板摘牌。

2021年4月,八马茶业向深交所申请于创业板上市;2022年5月,深交所同意了八马茶业的撤回申请。同年8月,八马茶业又向中国证监会提交股份在深交所主板上市的申请;2023年9月,深交所再次同意了八马茶业的撤回申请。

茶企上市难背后有行业共同的痛点,茶叶生产销售标准化程度低,行业集中度不高,企业难以形成规模效应,且茶叶种植采摘周期性、季节性明显,导致企业业绩不稳定。

此外,从资本市场来看,资本市场更偏好新兴产业,对传统茶叶行业热情低,并且上市政策有诸多限制,再加上饮品行业竞争激烈,都增加了茶叶企业上市的难度。

在最新的招股书中,八马茶业多次提到了“第一”:按2023年末茶叶连锁专卖店数量计,在中国茶叶市场排名第一;按2023年销售收入计,在中国高端茶叶市场、乌龙茶和红茶市场均排名第一;截至2024年,铁观音销售量连续10余年位居全国第一,岩茶销售量连续5年位居全国第一。

具体到业绩,2022年、2023年、2024年前9个月,八马茶业的营收营收分别为18.18亿元、21.22亿元、16.47亿元;同期,毛利分别约为 9.7亿元、11.1亿元、9.1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66 亿元、2.06亿元、2.08亿元。

其中。销售茶叶产生的收入分别占总收入的86.5%、88.7%及88.1%;销售茶具产生的收入分别占总收入5.6%、5.4%及6.0%;销售茶食产生的收入分别占总收入5.2%、4.5%及4.5%。

横向对比来看,目前头部茶企中,天福集团、澜沧古茶已经在港股上市。

2023年和2022年,八马茶业以21.22亿元、18.18亿元的营收领先于天福集团的17.34亿元、17.15亿元,并大幅领先于澜沧古茶;但2023年、2022年的利润则稍低于天福集团。

图片

来源:猎云网

根据招股书,八马茶业募集所得资金净额将主要用于扩建生产基地并建造新生产基地;提升品牌价值并扩大产品组合;为直营线下门店网络的扩张提供资金,并专注于开设更多门店以提升品牌价值资产;提升业务运营的数字化水平;收购或投资在中国茶行业的参与者;以及用作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企业用途。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广众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zmdnky.org.cn/article/6497.html

(0)
广众网的头像广众网
上一篇 2025年1月24日 下午6:44
下一篇 2025年1月24日 下午6:45

相关推荐

  • 千红制药盈利能力提升背后:全产业链优势日趋显现,创新药成果不断涌现

    近日,千红制药发布2024年财报,2024年公司营收为15.26亿元,净利润为3.56亿元,同比增长95.77%。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87.48%至2.69亿元。 此外,公司发布的2025年一季报也显示,今年一季度,千红制药营收为4.51亿元,净利润为1.61亿元,同比再次大涨54.62%。 千红制药业绩的显著提升,得益于公司在深耕重点客户与积极开拓新客户方面…

    2025年4月21日
    3200
  • VC投资人相亲记

    正月十五余温未散,情人节就来了。最“惨”的还得属大龄单身青年,他(她)们刚躲过春节的花式“催婚”和相亲大战,又温习了一遍。 难得趁假期陷入沉默的好友群又因“相亲”的事热闹了起来。 起因是某机构投资人小黄先在群里调侃:“我表姐让我介绍同行给她,我说算了吧,我们这行哪有‘好人’……” 紧接着小闫就出来冒泡,发了个“嘿嘿笑”的表情,俨然一副洞穿真相的姿态调侃道:“…

    2025年2月14日
    5500
  • 出海中东:当一拥而上回归冷静理性

    “再不去中东,就晚了。”  后疫情时代,当世界重新连接,中国出海人重整旗鼓、再度起航。而中东,成为所有人不约而同望去的方向。  轰轰烈烈、如火如荼的中东热潮将每一个人裹挟其中,各行各业的出海人,似乎不去中东走一遭,就算不上真正的逐潮踏浪。  这片位于亚非拉十字路口的神秘地带,寄托了中国出海人太多的雄心与热望:这里有着远超东南亚的人均GDP与消费能力;正处于改…

    2025年1月21日
    9400
  • 从“中国游”到“中国购” 高性价比产品直夸“真香”

    China travel持续升温,时代中国澎湃涌动。据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全国各口岸入境外国人921.5万人次,较2024年同期增长40.2%。在“中国游”全球顶流牵引下,越来越多外国友人走近中国、感受中国、品读中国,共赴中国之约、体验中国之行,让“中国购”在海外网络社交成为热点,直夸中国制造高质量、高性价比产品“真香”,见证了时代中国开放包容、创新…

    2025年4月21日
    2800
  • 「杭州六小龙」首个IPO来了?

    与DeepSeek、宇树科技、游戏科学并称“杭州六小龙”的杭州群核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下称“群核科技”),又一次开启了IPO计划。若成功上市,其有望成为“全球空间智能第一股”。 群核科技并非首次尝试IPO。早在2021年,它就曾瞄准美股市场,定位为“3D云设计第一股”,但未能如愿。四年后的今天,群核科技转战港股,定位已变为“全球空间智能第一股”。 定位变化的背…

    2025年2月17日
    54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