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赚190亿,河南大佬过了一个肥年

文 | 财经天下WEEKLY 张向阳

编辑 | 吴跃

随着首个非遗版春节的来临,人们告别了龙年,走进了蛇年。在过去一年中,尽管外界环境波澜起伏,但仍有不少企业家带领公司穿过重重迷雾,实现了业绩的增长,过上了一个实实在在的肥年。为此,《财经天下》特别推出“大佬的肥年”专题,将目光聚焦在这群了不起的企业家身上。本篇讲述的是河南夫妇靠卖猪去年大赚超190亿元的故事。

01 大增500%,年赚超190亿

2024年,牧原股份赚翻了。

在2023年的时候,猪企普遍处于“卖一头亏一头”的状态之中。作为中国也是全球养殖规模最大的猪企,总部位于河南南阳的牧原股份,也不例外。2023年,牧原股份归母净利润亏损了42.63亿元,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亏损了40.26亿元。

2024年,牧原股份不仅实现了经营业绩的扭亏为盈,而且增幅惊人。

猛赚190亿,河南大佬过了一个肥年

不久前,牧原股份发布了2024年年度业绩预告,预计全年实现净利润180亿元至190亿元,同比增长532%至556%;归母净利润170亿元至180亿元,同比增长499%至522%;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90亿元至200亿元,同比增长585%至610%。

虽然牧原股份在业绩预告中并未提及营收具体情况,但从几项利润指标,尤其是更能反映企业主营业务实际经营情况的扣非净利润来看,超过了190亿元,对于牧原股份而言,2024年的确是丰收年。

养猪行业存在“猪周期”,几乎不存在业绩持续稳定增长的猪企,尤其是在早些年,几大巨头猪企的养殖规模还不是很大、行业集中度偏低的时候,亏的年份巨亏、赚的年份大赚的特征尤其明显。

在近几年的“超级猪周期”中,牧原股份的归母净利润在2020年达到了274.51亿元的历史最高。回头看,这也是其到目前为止这一指标的最高峰。而2024年牧原股份归母净利润预计超170亿元,是牧原股份发展史上的第二高,仅次于猪企们赚得盆满钵满的2020年。

回顾牧原股份的2024年,第一季度的时候,还未从亏损的泥沼中走出,整个第一季度归母净利润亏损了23.79亿元;第二季度开始扭亏,归母净利润为32.08亿元;第三季度更是大赚96.52亿元。综合来看,其前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104.81亿元,同比增长近669%。

可见,第四季度在猪价有所下降的情况下,牧原股份仍实现了超65亿元的归母净利润。

综合全年来看,牧原股份及背后的秦英林家族2024年无疑过了一个肥年。

不只是牧原股份,养猪行业的大小巨头们的业绩,2024年普遍迎来了爆发。

截至1月20日,A股养猪三巨头——牧原股份、温氏股份、新希望之中,温氏股份也发布了业绩预告。养殖规模位列行业第二的温氏股份,预计2024年营业收入超1000亿元,归母净利润90亿元至95亿元,而上一年亏损了64亿元。

温氏股份不光养猪,还养鸡。不过,其在公告中称,2024年,生猪养殖业务利润同比大幅上升,实现扭亏为盈。

在其他猪企中,如天邦食品,预计2024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3.60亿元至15.60亿元,上年亏损近29亿元;大北农预计2024年归母净利润3亿元至4亿元,上年亏损超21亿元……

2024年对猪企而言,过得都还不错。但是,对比下来,牧原股份2024年的业绩冠绝行业。

在2024年工作总结及2025年工作计划大会上,牧原股份称,受益于生猪出栏量的增长,以及生猪价格的上涨,公司利润大幅增长,同时,公司主要生产指标同比也有较大提升。

02 老板稳坐河南首富之位

牧原股份业绩大增,其掌舵者秦英林继续稳坐河南首富之位。

在2024年胡润百富榜上,秦英林、钱瑛夫妇以1350亿元的财富位列榜单第16位,蝉联了河南首富,就连雷军也是他身后的追赶者——雷军以1300亿元财富排在第19位。

截至2024年第三季度末,秦英林、钱瑛夫妇通过直接和间接的方式持有牧原股份54.63%的股份,为牧原股份实际控制人。2024年12月,牧原股份董事会换届,秦英林连任牧原股份董事长兼总裁,张瑛继续任董事。

不管是个人财富还是企业规模,牧原股份在行业内都是第一,且领先优势明显。

这一切,缘起于22头猪。

河南省南阳市内乡县马山口镇河西村,是秦英林出生的地方。幼时家境艰苦,父母靠养鸡、养猪供他上学。高中读到半路,秦英林一度想丢下学业回家帮父母养猪。父母劝他回学校努力学习——知识才能改变命运。

《南阳日报》曾报道称,高中毕业后,秦英林本可报考更好的大学,但他毅然选择了河南农业大学畜牧专业。毕业后,他被分配到了南阳一家国营肉联厂。这让很多人都艳羡——他终于可以走出农村,端上“铁饭碗”了。

可是,秦英林想的却是养猪。

秦英林的妻子钱瑛,毕业于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兽医专业。两个人在同一个单位上班。但是,很快,他们就辞职去创业了。

1992年,乘着改革的春风,27岁的秦英林和妻子钱瑛又回到了河西村。在乡亲们异样的目光中,夫妻二人买来了22头猪,正式走上了养猪致富之路。不幸的是,这22头猪因病几乎死光。他们不改执着,四处托人贷款,从头开始。

一点点突破困境后,他们的养猪事业终于有了起色。1995年,秦英林开始规模化生猪养殖。2000年,成立了牧园养殖公司,并开展生猪育种工作。2002年,公司更名为河南省内乡县牧原养殖有限公司。

这就是牧原股份的前身。

十多年后的2014年,秦英林夫妇带着壮大起来的牧原股份登陆A股。随之,夫妻俩的财富水涨船高——上市当年,就以90亿元的财富超过辅仁药业的朱文臣,成为了河南首富。

这一次的登顶只是个开始。之后,秦英林连续多次成为河南首富,尤其是在猪价的一片涨声中,牧原股份凭借“自繁自养一体化”的养殖模式快速扩张,秦英林的财富雪球也越滚越大。

2019年,秦英林成为了千亿富豪;2020年,他在胡润富豪榜上的财富达到了2000亿元,这位河南首富的故事也迎来了高潮。

牧原股份的业务线也越来越长。其从2020年开始加快布局屠宰产能,逐渐形成了集饲料加工、生猪育种、生猪养殖、屠宰加工为一体的猪肉产业链。

牧原股份屠宰事业部的总裁是秦英林、张瑛的儿子——秦牧原。1995年出生的秦牧原,已经成为牧原股份的核心高管之一。更有意思的是,秦牧原与牧原股份同名。可见,秦英林、张瑛夫妇也将牧原股份视作其子。

在猪价的周期起伏之中,秦英林仍然保持着1000亿以上的财富。2024年,虽然牧原股份的股价年内是负增长,但秦英林依然是河南首富。

作为行业龙头与行业首富,牧原股份与秦英林也在做公益,同时在为养猪事业连接高校科研。

2024年9月,牧原股份向杭州市西湖教育基金会捐赠1亿元,其中4000万元用于资助西湖大学参与支持共建的南阳市西湖牧原合成生物研究院的建设及发展。

这已是秦英林及牧原股份第四次向杭州市西湖教育基金会捐赠了。2023年,牧原股份向杭州市西湖教育基金会捐赠1亿元。2019年与2020年,秦英林分别向西湖教育基金会捐赠其所持1亿元、8亿元市值对应数量的牧原股份股票。

公告显示,秦英林担任西湖大学董事会副主席,钱瑛担任西湖大学荣誉董事,牧原股份首席人力资源官王春艳担任南阳市西湖牧原合成生物研究院副院长。

此外,2022年,河南农业大学120周年校庆之际,作为该校1985级校友,秦英林向母校捐赠了10亿元,用于共建农大牧原畜牧产业联合研究院。

03 量价齐升,成本持续下降

“凭什么比别人多(赚)一点,还要靠管理……”在2024中国企业领袖年会上,秦英林分享了关于自己养猪数年对行业周期的理解,强调了管理的重要性。

2024年牧原股份大赚,确实与管理密切相关。

猪企利润能迎来爆发式增长,直接因素有三个:成本、销量、售价。而牧原股份在这三方面均有优势——猪卖得更多了,成本持续下降,同时,生猪销售价格也上升了。

牧原股份披露的销售简报显示,2024年销售生猪7160.2万头,其中商品猪6547.7万头,仔猪565.9万头,种猪46.5万头,生猪销售收入共1362.25亿元。

从2019年至2023年,牧原股份生猪销售量分别为1025.3万头、1811.5万头、4026.3万头、6120.1万头、6381.6万头。可见,牧原股份2024年的生猪销量,再创历史新高。

从2019年到2024年,牧原股份的生猪销量,五年间增长了6倍。

仅2024年,牧原股份销售的生猪就增长了778.6万头。牧原股份2024年的增量比绝大多数猪企一年的销售总量还要多。

同时,从2024年4月份开始,牧原股份的商品猪价格开始了较为明显的上涨,8月份迎来阶段性高点19.71元/千克,虽然9月出现转折开始下降,但是,仍高于上年同期,且养殖成本还在下降。

近两年,牧原股份的生猪养殖完全成本持续下降,2024年以来更是持续走低。

牧原股份完全养殖成本1~2月为15.8元/千克,3月降至15.1元/千克,4月降至14.8元/千克,5月降至14.3元/千克,6月降至14元/千克左右,7月降至13.8元/千克,8月降至13.7元/千克,而且,还在持续下降。

牧原股份称,9月的生猪养殖完全成本已降至略低于13.7元/千克,10月的生猪养殖完全成本已降至13.3元/千克,11月降至13.1元/千克,12月实现了13元/千克左右的目标。

相较于2024年年初,年末时生猪养殖完全成本已降近18%。

相比之下,其他猪企的成本也在下降,但牧原股份领先于行业。这离不开牧原股份一体化的养殖模式,对饲料等原材料成本的控制,以及生产效率的提升。

近些年,行业扩张迅猛,牧原通过其“自繁自养一体化”的模式跑了出来,助其超过温氏股份一跃成为行业第一,并且差距越来越大。牧原股份称,公司统一采用“全自养、全链条、智能化”养殖模式,并在此养殖模式下,探索出了“轮回二元育种体系”。而同行业可比公司中,绝大多数上市公司都多多少少采用了与农户合作的模式。

牧原股份曾提到过,养殖模式的不同,对于养殖成本构成和平均养殖成本等均有一定影响,进而造成毛利率的差异。

此外,利用技术创新,提升生产效率、降低豆粕使用量,也使牧原股份的养殖成本得以进一步降低。

近两年,饲料原材料价格在降低,而且下降比较明显。此外,牧原股份长期以来致力于推动低豆日粮在养猪上的应用,降低了豆粕的使用量。此外,成活率、饲料料比等生产环节生产效率的改善,都使其进一步控制了养殖成本。

牧原股份还与西湖大学合作成立了实验室,通过合成生物技术生产氨基酸,未来想进一步替代豆粕。

通过降各种成本,以及提高生产、管理效率等措施,叠加行业周期的变化,牧原股份2024年赢得了阶段性大丰收。

牧原股份称,公司将持续做好生猪健康管理和生产管理,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提升养殖成绩,进一步降低公司整体生产成本。“在不考虑饲料原材料价格波动的情况下,公司希望今年可以阶段性达到12元/千克的成本目标。”

未来,价格起伏不定,供应量到了一定的阶段,因此,降成本仍是猪企们追逐的核心。

农业农村部生猪产业监测预警首席专家王祖力表示,2025年生猪供应量会超过2024年,行情相对会差一些,生猪养殖效益大概率将转向微利甚至亏损。“未来两三年,行业产能可能长期维持在相对饱和的状态。这意味着,产能难以大幅减少,养猪业或将进入微利时代。”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广众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zmdnky.org.cn/article/7552.html

(0)
广众网的头像广众网
上一篇 2025年1月29日 上午10:44
下一篇 2025年1月29日 上午11:44

相关推荐

  • 雷克萨斯学习特斯拉好榜样 | 电厂

    在进口和传统豪华汽车品牌连续数年的负增长中,雷克萨斯在中国市场极有可能是唯一的异类。 2月5日,丰田宣布在上海独资建厂并且投入雷克萨斯品牌电动车的生产和研发,为这家公司在中国和全球的电动化竞争中增加了一丝胜算。 与大多数进口豪华品牌的处境不同,雷克萨斯在中国市场2024年实现了增长。乘联会的数据显示,中国2024年汽车进口量为70万台,同比下降12%,而汽车…

    2025年2月6日
    5700
  • 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大洗牌,荣耀换帅加速高端化进程

    文 | 深响 何理 荣耀换帅,一石激起千层浪。 1月17日,荣耀终端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内部公告称:赵明先生因为个人原因辞去公司董事、CEO等相关职务。董事会决定,由李健先生接替赵明先生开展工作。 “出乎意料”是许多人的观感。赵明此前是荣耀的灵魂人物,成功带领荣耀从华为体系独立,并高频在台前露面,存在感很强。正因如此,此时李健的接任更加值得深思。 李健被业界称为…

    2025年1月19日
    6000
  • 昔日“黑马”陷泥潭,酒鬼酒急寻新出路

    文 | 创业最前线 吴晓薇 编辑 | 蛋总 近期,酒鬼酒披露2024年度业绩预告,这匹曾经的白酒“黑马”业绩再度失速。 对于业绩下滑,酒鬼酒将原因归结为“行业深度调整、渠道保守回款”。其核心问题或在于高端产品内参系列的“哑火”。 从向着百亿营收、深度全国化高速飞驰,到频繁高层变动、收缩战线,新管理层能否带领酒鬼酒走出业绩泥潭? 01 业绩失速 近期,酒鬼酒预…

    2025年2月12日
    56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