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名中医师撑起一个IPO

在各行各业都在被AI渗透的当下,老中医也迎来了“新”故事。

近期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的“问止中医”,首次揭露了中医和AI的结合是如何撬动一个传统而又庞杂的市场。

“很多从业者对中医都有比较大的误解,比如认为中医治不了重大疾病。但这种现象同样也是机会所在。我们认为这个学科是严重被低估的,因而目前是一个价值投资的洼地。”问止中医创始人之一的崔祥瑞认为。

还在斯坦福就读MBA时的崔祥瑞就希望朝着中医方向创业。2008年,他找到了志同道合的硅谷芯片设计师林大栋及连续创业者张南雄。团队先在海外做了将近10年研发后,才在2018年成立问止中医,总部位于深圳。

在发展过程中,问止中医得到了蓝驰、真格、ParmaWay、LCV Pioneer Fund和聚利基金等资本的多轮支持。

3名海外高材生联手开了8家中医门店

在AI+中医领域创业,显然需要同时具备对AI和中医这两个跨度相当大的行业的理解。

1989年的崔祥瑞在创业前其实是一位投资人。他曾在管理咨询及私募股权投资领域工作8年,历任和君沣盈资本、和君咨询合伙人。再之前,他就读于斯坦福商学院的MBA及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他对中医的兴趣在本科时就产生了,当时他就开始自修中医。

做医疗健康领域投资与咨询的时候,崔祥瑞更是发现中医的典籍资料浩如烟海,而且大多是纸质书,没有人做系统的、整体的及线上的归纳整理,于是他萌生了做超级中医大脑的想法。

林大栋同样是一位复合型人才。在技术领域,他曾任职于硅谷思科及Juniper公司21年,担任芯片设计工程师。在中医方面的知识也丰厚,他曾在加州国际医药大学担任中医学博士学院、硕士学院教授等,以善用经方、针药并施知名。成立问止中医后,他便负责打造“中医大脑”。

第三位创始人张南雄堪称传奇经历。他曾作为奥运游泳选手被保送到美国训练,18岁时又保送进加州伯克利分校,主修应用数学,而后进入斯坦福攻读理学硕士。毕业后,张南雄在硅谷先后四次创业,涉足汽车零件、电子产品、芯片、物联网领域。53岁时,他在美国国际医药大学拿下针灸及东方医学博士学位。

“做问止中医的初心就是希望用科技赋能中医,实现中医临床诊疗上精准度和疗效的提升,使之越来越系统化、集成化,而且是可重复可验证的。”崔祥瑞表示。

初入行业时,问止中医也面临重症治疗和养生保健两个方向的选择,但最终选择了更具意义和价值的重症治疗。2019年,中医大脑第一版正式投入使用,同时也开设了第一家线下门店。

截至2024年9月30日,中医大脑已积累超过亿级参数及超过10000首方剂,涵盖3000多类病症,其中包括超过100万个附有随访数据的真实临床病例及超过100万张带标记的舌头图像。

根据灼识咨询报告,其为全球中医医疗服务行业内最大的临床中医知识图谱。同时,其中医大脑也是中国内地首个及唯一通过一家三甲医院临床一致性研究的中医人工智能辅助诊疗系统,截至目前已经服务超过10万名患者。

2021年,问止中医还创立了一个以原创中医内容吸引中医爱好者的中医社区“精一书院”,截至2024年9月30日,精一书院已累计吸引了超过22万名注册社区成员,是全球最大的中医社区。

为了给消费者提供优质食物本草,满足消费者的健康需求,2022年,公司还推出了“问止轻养”这一品牌,将传统中医智慧融入现代日常食养,提供包括可食用草药粉及草本个护等中医养生产品。

目前,问止中医已经在深圳、广州、厦门、成都、郑州、长沙及济南开办了八家诊所。据悉,平均每家诊所投资成本100万元,所有诊所都在一个月内实现了盈亏平衡。

83名中医师创收约4.2亿

问止中医的收入来自于三个方面,分别为中医医疗服务、中医生活产品及中医大脑订阅服务。作为公司业务的核心,中医大脑被广泛应用于中医医疗服务。

2022年、2023年及2024年前9月,问止中医收益分别为6216.9万元、1.89亿元、1.73亿元,三年创收共计约4.2亿元。同时,公司期内利润分别为-1.54亿元、-1.94亿元和-5572.1万元。

从收入构成比例来看,问止中医来自中医医疗服务的收入分别为5042.1万元、1.67亿元、1.55亿元,分别占各期总收入81.1%、88.5%、89.4%。这些收入约90%都来自于线上,即患者通过视频电话及上传“舌相”等方式进行诊断。

在开支上,销售开支还是占了大头。报告期内,销售开支分别为872.5万元、2514万元及1852.3万元,高于同期研发开支的539.4万元、903.7万元、839.9万元。

目前,问止中医建立了一支由83名全职医师组成的队伍,在线上互联网医院和线下诊所以“人机结合”的方式提供医疗服务。

实际上,中医名医的数量相当稀缺。根据灼识咨询报告,2023年,中国内地仅有约70万名持牌中医师,其中高级中医师的占比不到5%。而且,中医师的薪酬在中医医疗机构的总成本中所占比例普遍较大。这也导致中医医疗机构高度依赖知名医生。这既影响了医疗机构的盈利能力,也对其规模化造成挑战。

眼下,问止中医的AI大脑正在缓解这一市场难题。系统在逐步取代名医,减少对个体医生的依赖,青年医生学习中医的门槛也在明显降低。

截至2023年末,中国内地有12600家中医医疗机构不同程度地使用了AI系统。在国内中医AI供应商里,问止中医可能最大的一家。

5轮募资,蓝驰、真格投了

问止中医应该是目前市面上唯一一家拿到顶级资本投资的AI中医了。从2018年至2024年,问止中医共融资了5轮,平均保持一年一轮的融资节奏,投资方更偏向美元基金。

公司A1轮和A2轮融资均发生在2018年9月,ParmaWay投资了20.68万美元,蓝驰创投及真格基金注资151.14万美元。

2019年3月,ParmaWay在A3轮追投90万美元,蓝驰追加20万美元。2022年1月的A4轮,ParmaWay和蓝驰再跟进500万美元。

IPO前,2024年11月,公司还拿到聚利基金、LCV Pioneer Fund投资的1200万美元。资料显示,LCV Pioneer Fund的最终控制人也是蓝驰创投的控制人陈维广。

问止中医在5轮融资共计募资达2171.82万美元(约1.6亿元)。IPO前,崔祥瑞持股约43.41%,蓝驰创投持股20.55%。

吸引多轮投资方押注的,不仅是问止中医创始团队的号召力,更加看中的是这个还处于“价值洼地”的庞大市场。实际上,中医作为中国独特的医疗体系,在AI的赋能下已经迸发出新的市场活力。

一方面是市场规模的快速增长。从收入来看,2023年市场规模约为人民币109亿元,2019年至2023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158.3%。中国内地市场渗透率(用于衡量人工智能赋能的中医医疗服务市场收入占整体中医医疗服务市场收入的百分比)将从2023年的1.1%增长至2028年的约5.1%。

同时,人工智能赋能的中医医疗服务提供商数量也在争相涌入市场。数量预计将从2023年的1260家增加至2028年的3690家,复合年增长率为24.0%。

AI的能力与日俱增,不仅是中医,AI+医疗已经培育了不少市场里的新兴企业已经IPO或正在谋求IPO。

比如2024年12月成功IPO的讯飞医疗,专注于医疗人工智能技术的研发与应用,2021至2023年期间,营收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22.3%。2024年上半年,公司收入同比增长17.8%至2.29亿元。

以及近期在港递交招股书的微医控股,致力于通过AI技术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的疾病防治和慢病管理能力,坐拥近4000万用户,三年半入账超60亿元。其上市前估值已超过490亿元。

AI已经介入到医疗的诊断、治疗、健康管理甚至制药的多个环节,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市场需求的增长,AI医疗企业正迎来快速发展的机遇期。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广众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zmdnky.org.cn/article/7830.html

(0)
广众网的头像广众网
上一篇 2025年2月1日 上午10:44
下一篇 2025年2月1日 上午11:44

相关推荐

  • 全国900万家门店严重过剩,餐饮人“血拼”外卖

    “当前市场上最大的问题是,A企业多开了500个店,B企业就要关500个店,这是一种‘你死我活’的竞争。” 这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经济学博士、逸马连锁创始人马瑞光在2024第四届中国餐饮品牌节上的观点,他指出,餐饮业已成为内卷市场、存量市场,甚至是缩量市场。 马瑞光的观点道破了餐饮行业的现状,有数据显示,目前市场上的餐饮店已达近900万家。如果按照14亿人口减…

    2025年2月17日
    5900
  • Figure和OpenAI分道扬镳,下一个离开OpenAI的就是微软?

    硅谷的明星机器人公司 Figure和OpenAI彻底掰了。 昨日,Figure 创始人兼 CEO Brett Adcock 在 X 上发文,宣布终止与 OpenAI 的合作关系,转而专注于开发自己的 AI 系统。他透露这一决定源于“公司在完全自主研发的端到端机器人 AI上取得重大突破”,并承诺将在未来 30 天内展示“前所未有的人形机器人技术”。 OpenA…

    2025年2月6日
    8900
  • 国补落地,二手机崩盘

    “2025年春节期间,因我们当地15%手机国补政策落地,门店日客流从十几人增长到几十人,出货量从一两台增长到六七台。”来自河南郸城手机品牌授权店店长张明(化名)说道。 并不是所有线下手机门店都像张明所在的门店这么幸运,能将春节假期与15%手机国补政策红利相结合。从事手机行业近30年的刘杰(化名)告诉DoNews,各地商务局为打击商家虚开、高开发票进行“套补”…

    2025年1月26日
    7700
  • 拯救特斯拉?马斯克:即将从DOGE回归公司 已劝特朗普下调关税

    4月23日讯(编辑 刘蕊)美东时间周二盘后,特斯拉公布了第一季度财报。尽管这份财报数据一如预期的惨淡,但该公司仍向投资者释放了一些乐观信号,例如仍计划在2025年上半年推出新车型。 在财报发布后的电话会议上,特斯拉CEO马斯克表示,他将减少在政府效率部(DOGE)的时间,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分配在特斯拉的业务上。同时,他也对特斯拉的业务前景表达了乐观。 在马斯…

    2025年4月23日
    2500
  • 产业各界共话机器人通信标准 星闪技术或成群体智能关键 哪些公司已有布局?

    4月23日讯(编辑 宋子乔) 合力搬运重物、给机器人“工友”充电…… 在工业场景中,有很多需要多人协作的工作场景,机器人群体智能是实现工业场景规模化应用的必经之路。 4月16日,由TC591全国机器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办的“具身智能+新一代通信标准技术研讨会”举办。作为机器人、通信与人工智能三大领域的首次跨界对话与合作,会议吸引了中国…

    2025年4月23日
    30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